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本研究基于药食同源理论、中医辩证施护理论,运用数据分析方法筛选出《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中关于适宜脾虚证和血虚证的药食同源物品和常用配伍以及生活中常见的补脾类和补血类可食用物品,为脾虚证、血虚证药食同源物品食膳数据库构建提供数据支持,为下一步的基础实验研究和中医饮食护理临床指导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研究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和《中药大辞典》为研究对象:(1)根据《中医方剂大辞典》建立由药食同源物品组成的方剂数据库,将组成为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和(或)保健品的方按照统一模板录入后,统一证型筛选标准和中药药名标准化:(2)根据《中药大辞典》建立可食用物品数据库,将其分为谷物、蔬菜、肉禽蛋奶、花茶、水产品、水果、干果和其他八大类;并进行数据的规范化整理,将可食用物品的功效对应统一;(3)由计算机进行数据分析:《中医方剂大辞典》的数据用excel2007数据透视功能对脾虚证、血虚证药食同源方中物品的性、味、归经频次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用Apriori算法,对脾虚证、血虚证药食同源方中物品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常用配伍及置信度。《中药大辞典》的数据交于课题组合作的计算机单位,进行数据库的构建并筛选出补脾类和补血类常见可食用物品。结合两部分进行中医饮食护理的分析和总结。研究结果:1.中医饮食护理中适宜脾虚证的药食同源物品:(1)《中医方剂大辞典》中:①药食同源物品使用频次最高前三位为甘草、人参、白术,频率分别为15.53%,14.82%,14.62%;②两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甘草、白术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10.88%;③三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人参、甘草、白术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15.73%;④四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茯苓、人参、白术、甘草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25.51%。(2)《中药大辞典》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常见食物:①谷物类:15种;②蔬菜类:12种;③肉禽蛋奶类:11种;④水产类:13种;⑤花茶类:1种;⑥水果类:12种;⑦干果类:5种;⑧其他类:16种。2.中医饮食护理中适宜血虚证的药食同源物品:(1)《中医方剂大辞典》中:①药食同源物品使用频次最高前三位为当归、熟地黄、白芍,频率分别为23.65%,13.88%,12.08%;②两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当归、熟地黄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13.08%;③三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白芍、熟地黄、当归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19.18%;④四味药食同源物品常用配伍中,川芎、白芍、熟地黄、当归的使用频次最高,频率为31.58%。(2)《中药大辞典》中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常见食物:①谷物类:1种:②蔬菜类:6种;③肉禽蛋奶类:8种:④水产类:8种;⑤花茶类:3种;⑥水果类:4种;⑦干果类:2种;⑧其他类:8种。研究结论:1.本研究能够为下一步的动物实验研究提供数据支持。2.本研究可以为进一步的临床饮食指导提供参考依据。3.本研究归纳总结了适宜脾虚证、血虚证药食同源物品及常见的可食用物品,并交给课题组合作单位构建药食同源物品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