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丛赤壳科病原菌在桉树等桃金娘目林木的多样性和致病性

来源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em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桃金娘目(Myrtales)林木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地区,包括一些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例如桉树作为我国人工林的代表性树种,发挥了重要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隐丛赤壳科(Cryphonectriaceae)真菌包含许多桃金娘目林木的重要病原菌,例如黄隐丛赤壳属(Chrysoporthe)的一些物种给桉树生长带来严重危害。前期研究表明该科病原菌存在寄主转移现象,即从本土桃金娘目林木转移至桉树上,引起桉树病害的发生。桃金娘目林木为隐丛赤壳科病原菌的主要寄主,我国桃金娘目林木种类丰富,然而关于该目林木上隐丛赤壳科真菌的基础研究十分有限。本论文主要针对华南地区桉树以及与桉树相邻分布的桃金娘目林木上的隐丛赤壳科真菌进行物种多样性、寄主范围和致病性研究。本论文首先对世界范围内隐丛赤壳科真菌的物种多样性进行了总结,对桃金娘目林木在我国的多样性进行简要介绍,并阐述了隐丛赤壳病科原菌对桃金娘目植物的危害,介绍了隐丛赤壳科病原菌引起林木病害的一些防控措施。2013至2016年本研究组在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的桉树适生区域,对桉树及与之邻近分布的桃金娘目林木进行了系统的病害调查。对采集自各区域的隐丛赤壳科真菌进行分离和鉴定,并将鉴定物种的代表菌株在桉树等多种桃金娘目林木上进行致病力测试。第二章针对引起广东湛江地区8年生巨桉杂交种人工林茎干溃疡病的病原菌进行研究,对从桉树主干溃疡上分离到的27株隐丛赤壳科真菌通过多基因系统发生分析结合形态学特征比较的方法进行鉴定。菌株被鉴定为暗隐丛赤壳属(Celoporthe)下的3个种,分别为蒲桃暗隐丛赤壳菌(Celoporthe syzygium),新种Cel.cerciana和杂交种Celoporthe sp.,优势物种为Cel.syzygium。基于多片段DNA分子序列比较,25株Cel.syzygium存在8种基因型,而Celoporthe sp.可能为桉树暗隐丛赤壳菌(Cel.eucalypti)和广东暗隐丛赤壳菌(Cel.guangdongensis)的杂交种,这预示我国Celoporthe属真菌可能存在更高的物种多样性。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被测试菌株对3种供试桉树基因型都表现出致病性,不同桉树基因型的抗病性存在显著差异:桉树基因型CEPT 46抗病性最强,CEPT 45其次,CEPT 53抗病性相对最弱。第三章对来自广东、广西、海南以及香港等省区的分离自桉属(Eucalyptus)、野牡丹属(Melastoma)、番石榴属(Psidium)、蒲桃属(Syzygium)和榄仁属(Terminalia)等桃金娘目林木上的164株隐丛赤壳科真菌进行分类鉴定,并对鉴定的不同物种的隐丛赤壳科真菌在不同物种的桃金娘目林木上进行致病性测试。结果表明:164株菌被鉴定为8个物种,分别是Aurifilum terminali sp.nov.、Cel.cerciana、Cel.eucalypti、Cel.guangdongensis、Cel.syzygii、Chrysoporthe deuterocubensis、Parvosmorbus eucalypti sp.nov.、Par.guangdongensis sp.nov.。其中Parvosmorbus属为隐丛赤壳科新描述属,Par.eucalypti、Par.guangdongensis为该属两个新描述物种;Aur.terminali为新描述物种,同时也是该属真菌在我国的首次报道。本研究中Chr.deuterocubensis为优势物种,其次为Cel.syzygii。Chr.deuterocubensis和Cel.syzygii寄主范围最广,这两个物种分别在本研究采集到隐丛赤壳科病原菌的5个和4个属的桃金娘目林木上有所分布。根据多基因片段分子数据,这两个物种基因型多样性均明显高于其他6个物种。致病力测试结果表明:本研究鉴定的隐丛赤壳科4属8个物种对供试两种桉树基因型、毛稔、番石榴和蒲桃均具致病性,且能够导致供试毛稔和番石榴整株枯死。针对8个隐丛赤壳科物种,整体上Chr.deuterocubensis在所有供试桃金娘目林木上致病性最强,其次是Par.eucalypti。两种供试桉树基因型对隐丛赤壳科真菌的抗病性存在明显差异,桉树基因型CEPT 46的抗病性强于CEPT 53。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家庭成员之间的虐待行为时有发生,网络媒体频频报道,例如虐待保姆案、同居女友虐童案、护工虐老案、教师虐童案等,激起了刑法理论界对虐待罪犯罪构成的热议,探讨现行刑法能否妥善解决此类案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简称《刑法修正案(九)》)在虐待罪条文之后增设二百六十条之一作为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是虐待犯罪罪名去身份化的一次尝试,也是刑法法制进程里的亮点,但关于虐待犯罪的修
城市当中体量较大的居住区是人们聚集、活动的主要区域之一,其室外环境的细微变化都能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直接的影响。着力改善城市居住区的室外热环境,在银川目前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当中,显得十分必要。在绿色建筑的体系要求中,室外热环境是一个重要的要求指标,对于居住区室外热环境这一领域的前沿问题,国内外的许多学者做了很多的研究工作。银川地处我国的寒冷地区,是新城市的代表,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造就了其独特的气
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是在微电子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门学科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是继微电子之后又一项革命性的前沿科学。MEMS技术的出现,引领了惯性导航技术的巨大变革,使惯性导航系统向着低成本、低功耗、微型化的方向发展。针对MEMS惯性器件广阔的应用前景,论文着重研究了基于MEMS惯性器件的运动参考系统的测量算法。论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回顾了MEMS惯性器件的发展历程,并简单介绍
本文扎根实证主义理念,着眼史料教学,尝试把实证主义理念融入到高中历史教学中,以达成求真求实的价值追求。据此,本文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当下高中历史课史料教学现状进行大体的把握,并结合学术史回顾,从中分析出当下史料教学存在的问题。紧接着针对存在的问题在实证主义理念的指引下确定史料教学的“四大原则”和“三大策略”,其中“四大原则”包括科学性的原则、教科书史料优先的原则、有效性的原则和适宜性的原则,“
实际工程中,土体温度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变化,而非饱和土体在受热与传热过程中容易发生水分和溶质的迁移,该过程涉及多相和多物理场的耦合变化,为深入研究温度作用下非饱和土中水热传输过程和重金属运移扩散的规律及特征,本文开展了温度作用下非饱和高岭土中水分迁移试验和温度驱动下非饱和高岭土中重金属迁移试验。在非饱和土传热理论、土水势理论和对流-扩散理论的基础上,对试验现象和规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结合试
在人类发展的历程中,关于人的主体性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从未间断过,主体性是人类存在和发展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变革,对人的主体性研究探索也结合了时代的特点逐渐走向深入。如今人工智能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渗透进我们生产生活的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推动着人类的生存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习惯等诸多方面的深层次变革。在这一系列的发展变革中,人工智能越来越超越传统客体与主体的关系,呈现出主体的某些特质参与进人类的社会活动
青光眼是由于眼压升高引起的进行性视神经退行性疾病,是第二位的致盲性眼疾。其发病在全球及中国均呈增长趋势,是严重危害健康的多发病和常见病。开发具有降低眼内压同时又具
目的剖宫产术后疼痛不但影响产妇的预后,限制活动,同时影响产妇对新生儿的哺乳,妨碍母婴交流。若疼痛没有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拖延成慢性疼痛,那么治疗难度将远远提高,既给患者造成困扰,又浪费医疗资源。本文通过观察盐酸右美托咪定联合羟考酮经静脉自控镇痛用于行剖宫产产妇术后各项指标,探讨临床应用该镇痛方案是否安全及有效,以及是否有助于改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方法选择于2019年6月至12月在XXX医院择期在椎管
茴香醛(p-MBA)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香气,被广泛应用于香料、医药、化妆品和食品添加剂等领域,它的绿色高效制备技术一直都是食品香精香料制备的研究热点。目前,电化学合成技术已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茴香醛的绿色节能电化学合成技术便是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的研究。本文利用碳纳米管(CNTs)、石墨烯(GR)和MnO_2分别制备了MnO_2/CNTs、GR/CNTs和MnO_2/GR/CNTs三种纳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以及盾构技术在隧道建设中的推广,隧道的建设面临着更为复杂的地质条件以及带来的新的挑战,厦门地铁隧道建设场地内存在“上软下硬”的花岗岩地层、局部的基岩突起以及局部高强度的花岗岩“孤石”。对盾构的安全顺利掘进带来困难。为保证盾构的顺利掘进,采用地表深孔爆破工法对孤石进行爆破破除。孤石岩体的爆破破碎问题十分复杂,为达到最佳的孤石破碎效果,需要研究:孤石岩体在爆破冲击荷载下的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