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焦炭期货于2011年4月15日开始上市,已经有两年多的交易记录,这也是全球唯一的焦炭期货市场交易实践,其市场效率如何受到业界的普遍关注。本文的核心目标就是基于已有的期货市场效率评价研究和金融学理论,提出更为实际的焦炭期货市场效率评价标准,并对我国焦炭期货市场效率进行实证评价。为了实现设定的研究目标,本文研究设计包括六章内容。第一章是绪论,主要是提出研究的问题,设计研究框架和提出所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从我国焦炭产业发展、焦炭期货市场、焦炭市场价格变化三个方面介绍了我国焦炭市场发展状况,为论文的核心研究做铺垫;第三章是本文的核心内容之一,梳理了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发展过程,并从市场功能视角提出了期货市场效率的定义和评价标准,认为风险规避和价格发现是焦炭期货市场的基本功能,相对应的市场效率评价标准分别为信息效率标准和定价效率标准,可以通过评价这两大效率来判断期货市场两大基本功能的实现程度,进而判断期货市场是否有效;第四章和第五章分别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对我国焦炭期货市场的信息效率和定价效率做了实证研究,也是本文的核心章节。第四章基于相关研究基础,运用计量经济学中的GARCH模型检验焦炭期货市场中周日历效应的存在与否来说明该市场的信息效率,研究发现我国焦炭期货市场存在明显的负星期一效应、负星期二效应和正星期三效应,说明我国焦炭期货市场的信息效率较低,投机者可以通过历史信息获得超额收益,其风险规避功能实现程度不高;第五章的内容通过运用VAR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方法检验期货市场价格与现货市场价格之间的领先滞后关系和信息传导机制,来评价焦炭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的实现程度,进而通过检验期货价格和同期现货价格之间关系来考察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研究发现我国焦炭期货价格是现货价格单方向的Granger原因,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的结果显示,焦炭期货价格能够有效的引起现货价格的变化,并且误差修正模型的结论表明焦炭期货价格与其长期均衡值的偏差越大,说明期货价格对于现货价格的修正作用也就越大。实证结果说明我国焦炭期货市场的定价效率较高,价格发现功能实现较好;第六章是本文研究的总结和展望。本文的理论探索结论认为,应该从市场功能实现程度视角提出期货市场效率评价标准,包括信息效率标准和定价效率标准。本文的实证研究结论显示我国焦炭期货市场的风险规避功能没有充分实现,其价格发现功能则实现的较好,投资者和监管机构都应该据此调整投资策略和完善监管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