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部湾经济区是我国新兴发展起来的西部沿海沿边的国家级经济区,涵盖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和三个沿海城市钦州、北海、防城港全部区域,并将与越南接壤的崇左及与广东相邻的玉林两市的交通、物流一起并入。2008年1月,国务院将其纳入国家发展规划。自此,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步入正轨,并以较快的速度迅速崛起。2013年,经济区(南、北、钦、防四市)GDP 4817.43亿元,占广西的33.5%,2014年,GDP上升到5448.21亿元,占广西的34.8%,[1]已成为推动广西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公平、高效的竞争环境对经济的快速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更需要公平、高效的竞争环境。惩治和预防职务犯罪是创造公平、高效的竞争环境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本论文首先论述职务犯罪的一般理论,包括职务犯罪的概念与特征,并分析了近三年以来北部湾经济区(以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为例)职务犯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探讨北部湾经济区职务犯罪发生的原因,据此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职务犯罪预防的对策。文章主要由引言、主体(一至四部分)、结束语共同构成。引言部分主要简单说明了文章的研究目的、内容、方法、文献、创新及不足点。主体第一部分首先介绍了职务犯罪一词在刑事法律理论上的现状,归纳出当前我国在刑事法律理论上对职务犯罪的六种主要学术定义,并逐一对这些有关职务犯罪的概念的争议进行综合评述,重点论述了职务犯罪主体的范围,进而对职务犯罪概念作出笔者自己的见解与定义。其次结合职务犯罪的概念从三方面论述了职务犯罪的法律特征,主要包括犯罪主体的局限性、犯罪行为与职务身份的统一性、侵害多元客体性。主体第二部分首先以钦州、北海、防城港三市为例分析了北部湾经济区近三年来职务犯罪呈现出的特点:一是发案领域相对集中,征地拆迁、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案件突出;二是贿赂案件增长较快,成为职务犯罪的高发形式;三是窝案串案频发,共同犯罪现象严重;四是重大案件比例大,增长速度快。其次分析了今后一段时期北部湾经济区职务犯罪总体趋势:一是犯罪类型仍以贪利型犯罪为主;二是重点领域职务犯罪形势依然严峻;三是犯罪活动将更趋复杂化、隐蔽化;四是群体性职务犯罪行为增多;五是职务犯罪与多种社会问题交织。主体第三部分结合北部湾经济区职务犯罪的实际情况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论述其原因,客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政治、经济体制的不完善、监督管理制度的不完善、经济原因、历史与文化影响等,个人因素主要有道德素质低下、法制观念淡漠、权责意识不足、扭曲的心理。主体第四部分,作者提出了北部湾经济区职务犯罪的预防对策。一是加强思想政治、法制、道德教育;二是完善监督管理制度。其中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完善管理制度,分别是完善北部湾经济区的行政管理制度和市场管理制度。第二大部分是完善监督机制,主要是加强权力机关、检察、审计、政党、社会监督等。三是完善法律制度。主要包括制定职务犯罪预防的专门法和完善刑事立法;其次是严格司法和执法。在论文的结束语中,作者做了简单总结,并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