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小江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模拟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er6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峡水库二期蓄水后,库区内河流水文情势发生了转变,库周次级河流受干流水位壅升、回水顶托的影响,回水段流速变缓,水中夹带的泥沙大量沉积,库区大部分次级河流富营养化现象频发。位于三峡库区北岸流域面积最大的一级支流小江,其回水区水质污染加剧,年年暴发水华。小江流域是典型的叶形丘陵山地,山高谷深,坡耕地多,土壤侵蚀、流失严重,非点源污染成为小江的主要污染源。因此,开展对小江流域的非点源污染负荷的研究,揭示库区典型流域非点源污染的相关规律,对于三峡库区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库区生态和谐以及保障库区水环境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通过引入具有物理机制的SLURP分布式水文模型,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为研究单元,考虑溶解态氮、磷在输移过程中的损失,借助GIS技术,分别建立了流域土地利用输出和农村居民点非点源污染年负荷模型,构建了流域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年负荷模型;同时,以RULSE美国通用土壤流失方程为基础,鉴于与吸附态负荷有关的流域降雨、土壤、地形、植被、水土保持、泥沙输移比等因素具有不确定性的特点,运用盲数来定义各因子的不确定性,构建了盲数理论与GIS下的吸附态非点源污染负荷动态数学模型,对所建立的模型用相关数据进行了验证。根据所建模型,对三峡库区小江流域1991~2007年不同类型溶解态、流域土壤流失产生的吸附态非点源氮磷的年输出量以及产生的负荷进行了不同来源和状态的时空分布模拟和定量估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①从时间序列上来看,流域出口1991~2007年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逐年变化明显,这与年际水文变化有关,非点源污染受径流量的变化影响显著。1991~2007年流域出口非点源氮磷平均年负荷分别为6039.51t/a和344.38t/a。流域出口氮磷负荷的年际变化受年降雨量和年径流总量的大小影响显著。②从空间分布上来看,流域非点源氮磷污染最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浦里河流域,尤其是上游流域,东河中下游,南河沿岸人口聚集区,1991~2007年内流域最高非点源总氮、总磷流失模数分别为2.0t/km~2,0.12 t/km~2;该时段内流域最低非点源总氮、总磷流失模数分别为0.662 t/km~2,0.037 t/km~2。③流域溶解态氮磷污染物与流域水文过程关系密切。多年平均溶解态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占流域出口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50%左右和20%左右,其中,土地利用输出和农村居民点总氮入河负荷贡献率分别为81.18%和18.82%;总磷入河负荷贡献率分别为89.58%和10.42%,土地利用输出氮磷负荷占有绝对优势。④流域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主要与土壤侵蚀量与输沙量有关,而土壤侵蚀量和输沙量与流域降雨径流量大小密切相关。多年平均吸附态非点源氮磷污染负荷占流域出口总负荷的比例分别为50%左右和80%左右,而吸附态氮磷污染负荷的来源主要是旱田及混合地、草地,二者氮磷入河负荷的贡献率分别为55%~60%和35%左右。
其他文献
水是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资源,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意义重大,但其本身存在着稀缺性和时空分布不均的特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水资源的消
侧面描写是一种应用面极广、生命力极强的艺术表现手法,其美学意义主要体现在:寓于召唤性,能诱发读者极大的审美再创造热情;极具表现力,能增强客观对象的美感价值;它是“曲”的艺术
“睡眠”動詞作為常用詞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其發展和變化對於探尋漢語詞彙史變化規律具有重大意義。關於“睡眠”動詞的研究現已成果頗豐,但多集中於古代,且缺乏有關方言中
盘锦市位于辽宁省西南部,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由于其地处辽河下游,农业用水基本靠上游水库供给,因此,水资源问题供需矛盾比较突出。随着盘锦市经济持续发展,水资源匮乏问题
电厂热控自动化技术应用,控制稳定性得到明显提升。论文首先论述热控自动化技术应用方向,以及针对电厂热控自动化系统构建需要注意的相关内容。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如何提升电
目的:从中医基础理论出发探讨从肝、肺论治儿童抽动障碍,并进行临床特点及疗效观察,观察从肝肺论治该病的可行性、有效性。方法:第一部分以中医基础理论为依据,通过复习文献
共轨系统是现代柴油机电控系统的先进技术之一,它能够使柴油机能够满足日趋严格的排放法规要求,同时可提高其经济性和舒适性。高压共轨式喷油系统对喷油量和喷油规律的控制都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竞争,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借助客户服务增强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迫在眉睫。制造分销型企业是一类特定的企业,其营销和服务环境均比较
我国民众对于非政府组织的认同感较低,甚至是难以信任。造成我国非政府组织出现信任危机的主要原因:组织管理责任机制的缺乏、组织运行的不透明、有效监督机制的缺乏以及我国
近年来,围绕住宅小区机汽车停车位和车库所有权归属而产生的争议不断增多。虽然《物权法》颁布后,明确规定占用业主共有的道路或者其他场地的停车位属于业主共有,但对于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