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务侵占认定问题研究

来源 :广西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inh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改革开放的40年以来,随着市场化经济的日益突出,经济类型的犯罪案件也表现出上涨的趋势。职务侵占罪作为如今十分普遍的经济类型的违法行为,本罪通常表现为单位职工利用职务之便非法侵占本单位财产。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在投资创业开公司的热情越来越高涨的同时,职务侵占罪的案发率也在逐步攀升,并且犯罪手段也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在司法实务中关于职务侵占罪产生了许多疑难点。为此,笔者在此以职务侵占罪的历史沿革与构成要件为出发点展开逐一分析,进而对关于职务侵占罪的认定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希望能够帮助推进并解决当前司法实践中所面临的困境。
  本文首先从我国的职务侵占罪的历史发展沿革展开,然后据此之上,按照刑法的规定,逐一展开分析职务侵占罪的构成要件。首先是对职务侵占罪的客体要件以及犯罪对象的讨论,笔者先将学界的不同观点整理并分析,进而总结出自己的看法,即该罪所侵犯的是复杂客体。对于该罪的对象问题,笔者分别对几种在实务中容易产生疑难争议的财物来详细论述分析,以期能够切确的定位该罪的犯罪对象。然后论述了本罪的客观要件内容,分析了有关利用职务之便的争议点以及对占为己有问题的判定,希望可以准确的对本罪客观方面进行认定。在主观要件方面,则是主要分析了“非法占有目的”的内在含义的理解以及对非法占有目的产生时间的判断。主体构成要件上,笔者论述了当前学界对本罪主体范围的争议点并加以论述,并且重点分析了几种在实务常见但难以认定特殊主体。希望在司法实务之中能够对准确判定本罪的主体身份提供一份助力。
  通过前文的分析职务侵占罪主要有几个方面的疑难问题:为本罪保护的法益仍不够清晰、对于法定刑的设置亦不够合理、对犯罪数额的认定难以把握等。最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分析对本罪的认定困境的完善提供一些建议。希望为完善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务的公平公正献出自己的一份力。
其他文献
根据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利率传导渠道顺畅有效的前提是,长短期利率之间存在稳定的同向变动关系。但Thornton(2012)发现,数值上等于长短期利率之间相关系数平方的利率R2值,在20世纪90年代初下降至零且自此以后一直维持在该水平。为什么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同向变动关系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生变化,从而传统的利率传导渠道有效性下降?通过对长短期利率之间的关系链条的进一步分解,论文抓住了公众短期利率
学位
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是构建财政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是各级政府履行职能的前提和依据。只有在政府层级划定明确的基础上,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才能确保各级政府有效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充分发挥财政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作用。  本文希望以教育和社会保障这两项最基本的民生性公共服务为例,来研究政府间财政支出责任划分特别是省与省以下各级政府财政支出责任的划分对于地方民生性公
金融监管对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和金融系统的稳定至关重要,学界通常肯定金融监管的正向作用,因而鼓励各国对监管法规的积极遵守。巴塞尔《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Basel Core Principles for Effective Banking Supervision, BCPs)作为一项国际银行业统一的监管标准,由25条核心条款组成,涉及到银行监管的各方面,一度被各国奉为银行监管的“标杆”。  国际货
学位
学位
学位
学位
已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命运一直是不同国家判例法的主题,并且引发了相当多的学术辩论。传统的立场是,在仲裁地被撤销裁决不再具有法律效力,因此也不能在其他国家得到执行。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法院和评论人士开始考虑这样一种情形,一项裁决在仲裁地被撤销并不一定排除其他国家执行该裁决的可能性。  本文第一章以已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可执行性争议为出发点,考察了《纽约公约》中涉及已撤销裁决承认与执行问题的有关
期刊
观察中国近年来的刑事立法,可以发现中国刑法正在向风险刑法迈进。而在风险刑法的安全预防取向指引下,危险要件逐渐在条文中缺失。危险的缺失引发了关于危险构成要件地位的讨论。但危险在条文中的缺少并不代表危险丧失了构成要件地位,对法益的危险仍是成立犯罪的最低要求。对此,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对危险的构成要件地位及当前刑事立法的危险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说明危险缺失的现实与引发的争议,并明确本文对此问题的基本立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