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眼角膜散光矫正的点扩散函数(PSF)分析表达

来源 :温州医学院 温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ie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人眼点扩散函数(Point Spread Function)分析系统表达角膜散光眼的视网膜成像特性,并研究角膜散光在不同矫正方式下的光学成像特征. 方法:利用人眼点扩散函数分析系统(PSF-1000)检查和评估26例近视散光患者(年龄18~28岁,平均年龄22.27±3.56岁,球镜-3.00DS-6.00 DS,角膜散光-0.75DC-3.00DC)在框架状态(SPE,模拟框架眼镜)、配戴散光软性角膜接触镜(TSCL)和透氧性硬性角膜接触镜(R6P)三种全矫状态下的视网膜成像质量,采用26眼屈光介质MTF曲线中的12个点(即分别等同于对数视力表4.0~5.1的12个点)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为了避免主观误差,三种矫正方式的先后顺序随机选择,每种矫正方式测量三次. 结果:①PSF分析系统可直接采用屈光系统MTF曲线表达角膜散光眼的成像特征,该曲线MTF值从低频至中频迅速下降,高频趋向缓和至零,定量并客观地表达了人眼成像质量从低频至高频的改变.②左右眼的MTF表达具有镜像对称性.③与散光<-0.75D的对照组比较,3mm瞳孔时,在低空间频率无差异,在中、高空间频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6mm瞳孔时,在12个空间频率都有显著性差异(P<0.001).④由于配戴各种矫正镜片,每人的MTF值均发生了改变,且三种矫正状态的MTF值个体之间差异大.⑤三种矫正方式在模拟3m瞳孔和6mm瞳孔直径下MTF值均有显著性差异.3mm瞳孔时,除了2.98、3.97、4.96、29.76和37.7周/度5个空间频率外,其余空间频率透氧性硬镜和框架状态的MTF值高于散光软镜(P<0.05),而透氧性硬镜和框架状态无显著差异.6m瞳孔时,12个空间频率的三种矫正方式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透氧性硬镜的MTF值高于散光软镜及框架状态,而散光软镜和框架状态之间无差异.⑥同一矫正状态下,3mm和6mm瞳孔直径时的MTF值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1).在2.98~4.96周/度和29.76~37.7周/度空间频率,透氧性硬镜的3mm和6mm的MTF值相差最小,在其余的空间频率,散光软镜的MTF值相差最小.框架状态的MTF值在所有的空间频率均差异最大. 结论:对于角膜散光的患者,不同屈光矫正方式的视网膜成像质量存在差异,三种矫正方式中,透氧性硬镜的成像质量最佳,框架状态次之,散光软镜最差.随着散光的增加和瞳孔直径的增大,视网膜的成像质量均不同程度地下降.点扩散函数分析仪总和了像差、衍射和散射的共同影响,较全面、准确、客观、定量地对视网膜的成像质量进行评估,即从眼球光学系统角度科学地表达了视网膜的成像质量.从而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像质评定方法,并为临床验配提供有效的指导.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组前期发现高糖条件下能促进人Müller细胞高度表达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steine rich61,Cyr61),并且在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
第一部分建立宫内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大鼠动物模型目的:建立大鼠宫内缺氧缺血模型。方法:通过钳夹孕鼠子宫卵巢动脉建立胚脑宫内缺氧缺血模型,采用光镜观察脑组织HE染色后病
目的:探讨高度近视眼行虹膜固定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视功能改变及安全性和有效性. 方法:选取2005年7月至2006年2月在本中心接受虹膜固定型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
研究目的:  构建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Tp)重组蛋白FlaA、TpN17、TpN47的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研究FlaA(TP0249)、TpN17(TP0435)、TpN47(Tp0574
本文选用15份有代表性的玉米自交系,在5、6、8、10、12展叶期进行剪叶处理,对玉来自交系某些性状的变化规律进行试验研究,为育种、制种过程中调节亲本自交系花期提供补救措施。结果表明:1.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