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是沿太平洋大国之一,港口城市众多,发展空间极大,问题也不少。为有效地发展港口城市,必须科学的测评港口对城市经济增长的贡献。尤其是我国港口作用日益显著,但港口城市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具体的定量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这样,港口对城市经济贡献的评价与研究具有理论与现实的双重意义。在理论上,填补了此方面研究的空白与缺陷,通过大胆创新,建立了简单易行的评价方法。在实践中,各个港口城市可以看出港口与城市发展的有效性及港口对城市经济贡献的大小,从而清楚自身所出位置。有关管理部门也可以据此了解我国港口城市的总体水平与发展瓶颈。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政策。 本文从港口的功能入手,提出港口具备诸多商业功能和社会功能,揭示了世界港口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以及每个阶段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其次,介绍了港口城市生命周期概念,揭示其所经历的4个阶段:生长期——初级商港型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期——港口工业型经济发展阶段、成熟期——多元化型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自增长期——城市自增长阶段,研究其发展模式,据此深入分析港城互动关系的作用机理,“建港兴城,以港兴城,港为城用,港以城兴,港城相长,衰荣共济”,这是世界范围内港口城市发展演变的普遍规律。 接下来,选择大连、营口、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日照、连云港、上海、宁波、汕头、广州、湛江、海口这14个沿海港口城市为代表进行分析评价。先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分别评价港口经济有效性和城市经济有效性。构造矩阵,把港口城市分为4类,解释出港口对城市经济贡献的4种情况,揭示了不同的港城关系,并对部分港口城市进一步分析。 然后,引入港口投资效益的概念,将港口投资效益分为宏观投资效益(即国民经济效益)和微观投资效益(即财务效益),并界定了本文的研究角度主要从宏观角度来评价港口的投资效益。同时将国民经济核算理论、乘数理论及运输经济学相关理论运用到港口投资效益的经济分析中,重点介绍了它们的核心思想,探究了如何计算港口及相关产业对城市经济贡献的方法。并以山东港口群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为实例,结合上述原理和方法,具体测算出港口投资对G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