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C陶瓷微缺陷表征及力学行为研究

来源 :湘潭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fg4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程陶瓷以其优异的熔点、强度、硬度、耐磨性等优点在航空航天和机械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与此同时也将面临各种复杂的工况。但是在陶瓷材料制备及加工过程中会将不同形状和分布的随机结构微缺陷引入陶瓷材料内部,其中以裂隙缺陷和孔洞缺陷最为常见。微裂纹的萌生和扩展与材料内部的不均匀性有着密切的关联,而工程陶瓷这类硬脆性材料对于结构微缺陷的敏感度极为显著,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试样强度试验中的实验散射以及实际工作情况下的不可靠性。本文使用离散元数值仿真方法来从微观角度(微米级)来构建含各种典型微缺陷形状(例如裂隙类,孔洞类等),以及不同缺陷分布位置的陶瓷材料试样模型;并通过离散元方法,进行受压、受弯以及受拉等条件下的力学行为研究,得到不同工况条件下宏观材料损伤(断裂、破碎)机理及力学响应。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利用数值分析法分析了受压下(以单轴压缩为例)含共线裂隙试样的基本解,介绍了受压下共线裂隙扩展的实验研究。基于离散元方法构建并校准SiC陶瓷离散元模型,仿真研究了单轴压缩下含预制共线裂隙试样的力学响应及损伤机理。绘制了共线裂隙周围应力场和位移场的演化过程,揭示了裂隙倾斜角及其内间距的变化对微裂纹萌生、扩展及汇合情况的影响规律和内在关联。(2)进行了含孔洞类缺陷的弯曲强度计算,优化了强度计算方程。进行了含划痕裂隙缺陷的SiC陶瓷的三点弯曲试验研究。构建含单裂隙缺陷和孔洞缺陷的SiC陶瓷三点弯曲模型,通过改变缺陷的参数仿真研究其对SiC陶瓷试样弯曲强度的影响规律。(3)基于离散元法构建了含缺口型缺陷的SiC陶瓷拉伸模型,模拟研究了不同深度下含不同形状缺口型缺陷的陶瓷材料的拉伸失效行为及力学性能变化。利用超椭圆方程和坐标旋转方程生成不同大小,数量的随机孔洞缺陷,使试样的孔隙率大小变化,并与相同孔隙率下含空位缺陷试样进行拉伸强度及应力应变曲线对比。最后还通过间接拉伸巴西劈裂法研究了含单裂隙试样的力学响应和损伤机理。
其他文献
在今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给我国的发展带来极大的影响,不论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受到严重的打击,而且至今为止我国的发展都受到疫情的限制,为了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学校和企业都
国家的现代化建设除了需要普通高校培养的复合型人才,同样也需要高职院校培育的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特别对于基础薄弱、发展滞后的民族地区,培育应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不仅是人力资本的简单积累,更是地区经济增长的坚固基石。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等一系列战略部署的实施,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将湖北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特色发展的问题提出来进行研究,对于各民族地区高职院校的不断改
健康向上的学校特色文化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积极向上、文化底蕴浓厚的学校特色文化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身心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道德修养、促进人格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本文以H小学的学校特色文化建设为研究个案,静态上对H小学的学校特色文化进行梳理和分析,包括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初衷、发展以及学校特色文化课程体系的设置等,动态上分析了学校特色文化的目标达成情况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注重心血管疾病的预防,这使得心电信号采集芯片成为了集成电路领域的研究热点,而其中的模拟前端电路性能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所采集到心电信号的精确度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强调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内容的构建要以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其旨在强调学科内容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以此强化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体验。生活化教学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课堂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是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价值取向。本次调查研究主要从“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道德与法治课教材内容与生活结合的程
"全面建设"的小康社会必然是包括"法治小康"在内的"全面小康"的社会。小康社会应该是,必须是,也必然是法治社会!小康社会全面建成之日,也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和法治社会基本
会议
青藏高原由于其地势高亢、幅员广袤、气候寒冷、空气稀薄、土地珍贵而被称为“地球第三极”,这是在高寒地理气候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的生态区域。这里的生态环境极为脆弱,一旦被
会议
随着全球气候的逐渐暖化以及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态环境不断的受到人类前所未有的破坏,本文综合考虑台湾省陆地生态环境所面临的严峻挑战,基于1998-2018年SPOT/VEGETAT
视频目标跟踪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经典问题。其通过第一帧中的目标图像来预测目标在之后各帧中的状态,为行为分析和异常检测等研究提供轨迹信息。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
在现代汉语中,“有”字句非常常见,在日常交际中必不可少。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字句也一直是留学生学习汉语的重要句式,但由于一些原因,留学生在使用该句式时,会出现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