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中的矛盾论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stor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是由矛盾构成的。矛盾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矛盾也存在于翻译之中。翻译,就是将一种语言文字的意思转化为另一种文字,它具有准确性与表达性。准确性要求译者译出的思想准确无误;表达性则要求译文通顺流畅。为此,译者面临着诸多矛盾,且翻译中的许多矛盾都是成对地出现的。作者只把翻译中的一对矛盾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可译性与不可译性。在第一章中,作者首先指出翻译中矛盾的普遍性,如直译与意译,音译与意译,忠实与通顺,理解与表达,可译性与不可译性等,然后缩小范围,指出本文的写作意图。在第二章中,作者分别从语言、文化和风格三方面探讨原文文本的可译性。翻译不仅涉及到语言,而且涉及到文化。语言具有共性,文化也具有共性,这些共性构成了语际翻译的基础。本章首先以谚语、对偶和双关语的翻译为例说明语言的可译性;接着论述了文化可译的内部和外部原因;最后通过成功实现风格可译的作品来说明风格的可译性。在第三章中,作者从语言、文化和修辞的角度分析原文文本的不可译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因此,它不可避免地要受到文化的影响。每种文化都有其特殊性,正是这些特殊性使得语言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可译性。在此认识的基础上,本文首先阐释了不可译性的定义,以实例探讨了不可译性存在的种种原因和种种现象。在最后一章中,作者提出了归化与异化的翻译方法;探讨了归化与异化的
其他文献
语法隐喻理论建立在韩礼德功能语言学的三个纯理功能的基础之上,是功能语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基于语篇分析这一功能语法的特定任务而提出的。它的提出丰富了功能语法理论,
为了应对当前钢铁市场形势,降低企业工序成本,鞍钢鲅鱼圈高炉实施稳定产量低成本生产的运行模式,进行低成本配矿,混匀矿造堆过程配加混杂料,烧结配料使用廉价固体燃料,高炉喷
传统中药雷公藤是我国的一种天然植物药,其化学成分复杂,应用历史悠久,早期作为杀虫剂保护农作物,后发现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方面有显著疗效,引起广泛的关注。随着研究的深入,
本文主要以Grice提出的合作原则为理论基础,以近几年来国家级译员在全国人代会主要领导人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口译为实例,旨在以跨学科的视野研究交替传译中的增补策略。首先,作
在信息化社会,互联网作为第四媒体,在新闻传播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上网人数的不断增加,传统媒介的受众人数和接触频率开始减少,而互联网的受众人数开始显著增加,网络新闻
《水浒传》是中国社会百科全书式的经典文学著作,它独特的民俗色彩,鲜活的人物形象,生动的语言,使它成为中国古典文学四大名著之一。作为中国古代优秀文化的典型代表《水浒传》,其
同属我国东南沿海省份的福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低于广东、浙江等其他发达省份。一个重要原因是福建沿海与腹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限制了福建经
糖基化反应是一种常见非酶促褐变反应,其反应产物称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这类反应很常见,它影响食品的色泽、
当前,常规导弹反舰作战效能评估已成为部队实战化训练亟需解决的一大难题。基于此,提出了满足时效性条件下的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常规导弹反舰作战效能评估方法。分析了作战体系
在庞大而多元化的全球型企业中引入学习的任务很艰巨。然而,Judy Rosenb lum指出:“只要你去看看顾客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看看竞争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就会明白学习对企业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