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绘画中国本土化语言研究

来源 :安徽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ngchangn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抽象并非中国本土语言词汇,抽象画进入中国后产生了一系列的化学反应,中国式抽象画应运而生。纵观其发展,二十世纪初就开始初步接触到西方近代绘画的影响,五十年代在台湾上海等地有活跃的团体出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逐渐形成一股趋势,九十年代呈现多元化到如今各式展览热潮,可以说这是外来文化根植于中国文化过程的一个缩影。在这个过程中,中国抽象画本土语式探索的讨论尤为热烈,艺术家的作品中也有意识无意识的显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从宏观角度梳理抽象艺术的概念以及中西方不同语境下抽象绘画的发展的同时,论文从微观角度剖析部分艺术家作品,结合上世纪中西方艺术家进行的抽象绘画艺术实践,贴近抽象绘画本身,亲自参与非具象绘画活动,与当代抽象艺术家面对面交流。通过这些实践深入了解抽象绘画作品诞生的过程,能够感受到这种自由的绘画精神对于艺术普及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也能解释对抽象绘画误读的原因。在当代,从“现代”走向“当代”并偏向于抽象性绘画的艺术家对抽象性绘画的理解与实践,是了解抽象绘画在当今中国发展变化的蓝本。对中国进行语式转换这一艺术现象作分析,揭示抽象艺术在当下中国社会中的新的文化诉求,以推进中国抽象艺术更好地发展和自身理论批评话语的建构。
其他文献
壁画是社会性、历史性非常强烈的绘画形式。从南北十六朝到元代,莫高窟中的长篇巨幅壁画的出现不仅仅是宗教与王权的作用,更多是当时芸芸众生的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向往没有苛政繁税,只有众生平等的西天极乐世界。近现代时期,在相应中华民族反封建反帝国主义的号召,艺术家许久麟、宗津、李可染在城市和乡村中的墙壁上绘制能够鼓舞中华儿女奋起反抗的壁画,充满了公共反抗侵略者的需求。  即便到了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央提
学位
绘画如果偏离或者放弃了观察,即便形式语言再丰富,也会变得毫无生气。在这个时候,一些画家开始审视自己,并用新的视角和思想展开了对对象的观察。这种新的视角和思想来源于画家对事物新的认知和启发,这一观点和西方的现象学有着紧密的联系。现代主义哲学支撑着现代主义绘画的发展,而现象学在二十世纪在欧洲蓬勃发展并盛行。现象学的盛行和发展对具象表现绘画的绘画理论提供了专业的哲学指导和学术理论基础。最具代表性的具象表
中国明清写意花鸟画与西方现代绘画艺术分别是中西方两种文化的典型代表,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借鉴,文化交融的同时促进了艺术的发展。西方现代绘画中抽象因素的表现毋庸置疑,艺术家彻底抛弃了写实,艺术风格走向了抽象化。中国明清写意花鸟画也具有极高的抽象性,在笔墨表现上追求“逸笔草草”,从形似走向神似。这两个时期的中国和西方都在经历着否定以写实为主的传统法则,向新的绘画形式革新的局面。对两者的比较并不是在时间轴上
20世纪,伴随着中国的社会发展,由于中国山水画面临着政治、经济、外来文化和自身矛盾等诸多因素,兴起了改造中国画的浪潮,其中山水画因为脱离现实生活、任意师心等问题遭受到巨大批判,此时甚至出现山水画坛衰败极矣的思想。针对这些现象,山水画家们在传统中国画的基础上,对山水画进行反思与探索,努力创新与振兴山水画,使之与时代相契合。本文通过对20世纪山水画改造中形与意的研究,来探索山水画在新时代中的内在变化。
学位
陈洪绶是明末清初重要的人物画家,对后世画家影响深远。插图在他所有创作中是尤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但由于插图是依附于书籍或文字的装饰性图画,具有实用性特征,故而长期以来不被文人艺术所重视。随着明清市民文化的兴起,使得越来越多的画家开始介入插图的创作中,由陈洪绶所创作的插图,其艺术影响力甚至超越了他的卷轴画作品。然而目前学界对陈洪绶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人物画和花鸟画领域,缺乏对插图的研究,这无疑是陈洪绶研究领
学位
线条是绘画语言要素中灵活、生动的部分,如人的外轮廓线、风景中的海平线等,在客观上这些线条是不存在的。而在绘画中,线条是画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处理和概括,它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西方的现代绘画艺术观念不断更新,画家不再热衷于仅仅表现出镜像式的画面和事物的外部特征,艺术的表现方式从追求物象的真实性而转变为更加注重自身的情感表达。线条作为绘画语言的重要表达形式之一,它具有其
学位
徐渭是中国绘画史上大写意花鸟画的开创者之一,对于其在花鸟画艺术上的独创性成因,本文在吸收既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之归结为由戏谑精神与态度所产生的创造力。首先分析了传统文化背景下“戏谑”的意义与价值,以及晚明时期戏谑之风的盛行对徐渭思想、生活与艺术创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从其生平、精神疾病的状态以及人格与心理等方面探讨了徐渭“戏谑”心理形成的原因,并将徐渭式“戏谑”的精神特质归结为“游戏精神”与“文
学位
当下,伴随各国建立核心素养框架的理念,我国也展开了一番研究热潮,由教育部最新颁布的内容,围绕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与体系的探索引起了国内教育者的诸多讨论并在学校实践中开展了一场思想的变革。  在新课程改革的推动下,我国中小学美术教育也在探索中发出一系列的讨论,例如“如何实现在课程中美术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达”“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出的学生具有什么样的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等。如何顺应“核心素养”的
学位
中国油画本土化的进程,是逐渐以融合主义的面貌,体现中国美术现代性的实践过程。20世纪上半期的西画东渐过程中,以洋画运动为代表,油画作为西学东渐的重要文化样式,经过中国留学生的传播,于中国本土进行了不同于过往的大面积参照移植。其中中国油画家,用多种个体的行为方法,进行着早期中国油画本土化的尝试。随着油画的多元化发展,已经逐渐摆脱了单一的绘画形式,而作为中国本土油画,又需要融合中国本土元素。古老的中华
学位
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真实发生的根本动力。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美术学习动机是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因素,美术教师能否从学习动机的角度去开展教学实施十分重要。激发并维持小学生美术课的学习动机,也是他们在今后十多年的学校美术教育中逐步形成美术素养的关键动力,也是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  教学实践中,小学生出现了随着年级的增高,对美术课的兴趣逐渐下降,学生对美术学习的动机在不断弱化,分析影响学习动机的多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