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事物都被冠以“微”的称号,从微博、微信、微小说,到最近炙手可热的微电影、微旅行、微公益等。“微”事物如雨后春笋般登上互联网舞台,让现代中国悄然进入了一个“微时代”。然而似乎只在一夜之间,网络数字时代快速走来,改变着许许多多人的生活。微博、微信、微小说、微电影、微旅游新媒体形态不断出现,不仅改变着大众的消费体验,也改变着信息传播方式。这个“微”,早已不再是描述事物体积大小的专有名词,也不专指信息传播的数字时代,它俨然已经成为了一种生活中的文化,代表一种生活态度,种精神追求。我们进入了微时代,主要体现在信息领域和技术领域发生革命性的变革,而且社会领域也跟着面貌一新。经济方面,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成熟,消费者们的消费心理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消费者们对自身权利的维护意识日益增强;政治方面,大众对政治的关注度也随之提高,权利的威势地位开始被质疑,公众纷纷要求信息公开,实施-种更加公正透明的制度:文化方面,主要体现在文化重心的下移,大众文化和草根文化勃然兴起,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地位减弱,大众文化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以上这些变革,其根源所在是来自于互联网对大众思维和社会生活的不断渗透及影响。在“微时代”,以内心感受作为动力的参与意识已普遍增强,人们更愿意倾听自己内心的感受。对于生活小事乃至社会热点事件,人们愿意通过“微传播”的方式的来发表自己的看法、表达自己的意见。对于原本算作遥不可及的公益事业,现在普通人也能够尽一份微薄之力。这就是微时代,这也是大势所趋。“微”,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个体是社会构成的基本要素,个体组成了社会,个体是历史中最真实的存在。社会有序的运行和发展,离不开每一个个体的参与;每个人得以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得到发展。在网络生活中,“微民”通过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发出微言碎语,在不经意间形成了强大的舆论场,反映社会现象,折射出强烈的社会心态,成为社会的变奏符。未来将是一个微时代,我们应该做的是:抓住那些存在于微时代的具有优势的点,并不断的把它做精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