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个作家的成长与创作,离不开她对文学传统的借鉴与继承。古往今来,几乎每个作家都是在吸取前人的精神养料中创新与超越,从而形成自己的创作风格。因而,对文学传统中的哪些成份加以利用,就构成了作家创作个性的一个因素。张爱玲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创作个性十分鲜明、独特的女作家,她的独特之处除了其特异的秉赋和气质,更在于她不为流行意识形态所笼罩的对文学传统的取舍。“五四”以后的中国,社会的动荡,使大多数作家把眼光纷纷投入了十九世纪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大师的作品,从那里寻求表现人生、抨击现实的武器,而张爱玲的作品,却与这一主流拉开了相当的距离。虽然,张爱玲也受西方文学传统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却来自西方现代文学作家。更为重要的是,张爱玲的小说创作与中国传统文学,特别是传统章回白话小说之间有着深深的血缘关系。《金瓶梅》、《红楼梦》、《海上花》是张爱玲最喜爱的几部小说,晚年停止创作后,她花了整整十年时间,完成了一部研究《红楼梦》的专著——《红楼梦魇》,后来又把清代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分别译成国语和英文。这虽不是她的创作,但可以充分说明这类小说是怎样的融入了她的生活和生命中。其实,张爱玲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远不止如此,如喜好旧戏,熟悉唐诗宋词……她以包容的胸怀,于有意无意中吸取了中国传统文学中不同形式的特点,形成了有着浓厚的旧小说韵味更有着鲜明的现代意识的独一无二的“张爱玲”体。除开文本因素。其残缺的童年、少年的情感生活,天才般的对作品和自己早期生活的体验,后天间接阅读经验的冶炼都是构成她创作潜质的重要因素,它们即建构了张爱玲的出色风格,也局限了她小说的持久发挥,使得她的开始和高峰就是完成,使得她成为了极其优秀,却不是伟大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