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凯瑞长篇小说中的文化身份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ngqing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彼得·凯瑞(1945—)是澳大利亚21世纪最知名的小说家之一。他创作颇丰,其长篇小说曾多次获得许多重量级的国际大奖,其中曼布克图书奖2次,联邦作家奖2次,迈尔斯·弗兰克林奖(相当于国内茅盾文学奖)三次。彼得·凯瑞以卓越的艺术实践,对现当代的澳大利亚文学乃至国际文坛都产生了重大影响。其长篇小说的艺术成就,很大部分都归功于他对多元文化背景下个人文化身份的思考。正是这些思考成就了凯瑞长篇小说独特的美学品格和严肃的文学声誉。  在当前全球文化大融合的背景之下,各国各民族早已打破地域的藩篱,不论在政治、经济还是文化方面都不再是单一存在的个体,反而形成了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巨大网络。其中在文化融合的过程里,文化冲突也不可避免地显现出来,特别是在后殖民时期,新独立的民主国家不仅渴望在政治范围内能独立民主,同时对于本国的文化独立也有着执着追求与创作热情。澳大利亚极具这样的代表性。继澳大利亚作家怀特在197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彼得·凯瑞把澳大利亚文学推向了新的高度。他作品中所描述的是一个个陷入困顿的“小人物”,他们身处几种文化夹缝中,寻找不到自己的文化“归属”,但同时,他们身上都迸发着令人振奋的民族精神。因此,处于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夹缝中人,如何重建和准确定位自己特有的文化身份则有着重大的美学价值和当下意义。有鉴于此,本文以彼得·凯瑞《主仆美国历险记》(2011)为主要范例,结合了《奥斯卡与露辛达》(1998)等5个长篇小说文本,在生存悲剧、双线叙事和文本中文化冲突与妥协等方面对凯瑞长篇小说进行阐释,从而更好的理解他关于重建文化身份的思考。本文分为5个部分。  第一章首先从彼得·凯瑞的创作历程对其长篇小说进行了综述性的回顾,指出其在情节设置和叙事结构上都彰显出其对重建文化身份的思考;接着对国内外彼得·凯瑞研究现状进行梳理;然后论文进一步介绍了文化身份的相关理论,并结合文本简要地分析了文化身份缺失以及重建在小说中的体现。论文指出“人的自我理解是由文化构成的,总是参照一定边界内的地域、语言、价值观来确定自己的位置”由于文化身份的缺失,寻找不到文化归属,文本人物在几种文化中摇摆不定,既不能全身心融入殖民文化,也不能根植于本土文化,生活陷入困顿之中。同时,彼得·凯瑞运用独特的叙事方式加强了读者的心理体验,强化了他对重建文化身份的思考与诉求。最后阐述了论文的研究意义。  第二章结合《奥斯卡与露辛达》(1988),《特里斯坦·史密斯的不平凡生活》(1994),《主仆美国历险记》(2011)三部小说文本,从小说情节设置的层面深入探寻彼得·凯瑞关于文化身份的思考,这三个文本中的主人公颠沛流离,命运坎坷,这样的人物形象从反面唤起了读者由震惊到惋惜再到同情的心理体验。追根溯源,这一章的第二部分分条缕析地探讨悲剧命运的根本原因,从正面揭示彼得·凯瑞设置悲剧人物的深意,是以直接客观地方式唤起读者的共鸣,让读者不断在矛盾冲突和悲剧性的艺术表现中产生心灵震撼,以达到教化人心、引起反思的目的。这种手法既是凯瑞揭示在帝国主义文化高压下,澳大利亚本土人被“他者化”的美学表达,也是作者表达渴望重建文化身份的文学尝试。  第三章探讨了彼得·凯瑞独特的叙事方式以及其叙事方式上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彼得·凯瑞在《主仆美国历险记》中运用了双线叙事。两个主人公的叙事线索平行发展,在结尾处合二为一。这种双线叙事模式让读者体验在最高潮处戛然而止,转而进入另一人的叙述。读者的无所适从与小说人物在两种文化夹缝中苦苦挣扎的状态紧紧契合,早就了读者独特的审美体验。与此同时,不同叙述者在文本中的交叉运用,人物叙事的自相矛盾,描述场景的虚实相生成就了审美视角的内倾,反映了作者探索文化身份重建的文化思想。  结论部分就全文观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凯瑞小说文本与美学欣赏的结合更加强化了重建文化身份的文化思想表达,也为澳大利亚文学独立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他文献
随着我国建设标准化程度提升,装配式建筑作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在全国各地得到不同程度的应用,但其系统的复杂性对传统设计人员提出了较大挑战.结合设计装配式建筑过程中遇到的
尼古拉斯·埃文斯作为英国最著名的作家之一,自1995年的成名作《马语者》出版以来,其思想及作品因可读性极强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研究。埃文斯的创作思想主要涉及普通人在
因《杜兰克山庄》而问鼎1984年布克奖的安妮塔·布鲁克纳是英国当代文坛上最活跃的女作家之一,迄今已有24部小说问世。作为一个生长在英国的波兰、犹太家庭的女性作家,安妮塔
以香叶醇为原料,经过醚化和Claisen重排两步反应,合成了拒食剂(+)-Sporochnol的重要中间体3-乙烯基香茅醛.研究了Claisen重排反应的条件及影响因素,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
概念隐喻理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依然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研究将隐喻的研究对象从传统的修辞隐喻和诗歌隐喻扩大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言语和思
目的识别、分析某油田三元复合驱产能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是否符合要求及该建设项目的可行性。方法选择与该建设项目类似的类比现场进行类比调查,采用类比法与定
比较了粉煤灰和土壤的土工性能、化学成分以及碱度和电导率,得出了如下结论:粉煤灰土工性能优于粉土;化学成分以及对钢铁的腐蚀作用等同于土壤;且无重金属污染.这为粉煤灰作
探索一种强度极高、耐久性持久的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超高性能混凝土(UHPC),钢纤维的掺入能更有效地提高韧性,使其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应用前景更为广泛。对国际、国内主要研
该研究对济南市第三中学和长清一中的260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集有效问卷247份.然后运用专业的数据分析软件(SPSS)对样本进行了数据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英语学习动机与其他
《法国中尉的女人》是约翰.福尔斯的代表作,同时也是他最为成功的作品.它不仅获得了评论界的好评,也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以福尔斯的立场和观点为基础,此论文主要探讨存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