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概念隐喻理论始于上世纪80年代,现在依然在认知语言学研究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的研究将隐喻的研究对象从传统的修辞隐喻和诗歌隐喻扩大到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每个言语和思维活动中。作为概念隐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结构隐喻贯穿了概念隐喻的整个理论体系。尽管目前对结构隐喻的概念和使用的研究较为普遍,但是对其认知维度的研究甚少。因此,本研究试图从认知角度分析结构隐喻的多维性。本研究共由五个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介绍了概念隐喻的研究背景,介绍了概念隐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并指出本研究以概念隐喻中的结构隐喻为目标,研究其认知过程中的多维性。 第二部分对概念隐喻和结构隐喻进行了理论综述,其中包含对结构隐喻的理论依据、理论定义和构成机制的研究。 第三部分探讨了结构隐喻的多维认知角度,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经探讨,结构隐喻具有三个认知维度:1.由于个体差异导致使用结构隐喻时多种多样;2.由于背景知识不同而生成不同的结构隐喻;3.由于说话目的不同而产生或使用特定的结构隐喻。这三个认知维度分别由映射理论、意象图示理论和图示突显理论解释。 第四部分对两个结构隐喻实例进行了多维认知分析,一个是LEARNING IS GARDENING,另一个是A NATION IS A PERSON。第三部分所归纳总结出的三个认知维度解释了这两个实例是如何和怎样被认作结构隐喻的。 第五部分为本研究的总结。尽管每章节末尾均有一个小结,本部分将第二、三、四章节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