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的界面修饰与制备方法研究

来源 :太原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henzhuru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一类新型太阳能电池,其具有光电转换效率高、生产成本低、耗能低、可湿法制备等优点。对于该类电池,其核心材料如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空穴传输层的选取和制备,对电池性能有决定性的影响。另外,电池的界面性质也严重影响电池的性能。本研究着重探索了电子传输层材料、钙钛矿吸光层材料的选择与制备方法及其对电池器件光伏性能的影响,并对影响机制进行了探讨;同时开展了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界面的修饰方法研究,对修饰后电池器件的光伏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就界面修饰对光电性能的影响机理做了探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在碘化铅薄膜与甲胺碘粉末接触反应生成钙钛矿薄膜的过程当中引入二甲亚砜(DMSO)溶剂,能够诱导钙钛矿薄膜晶粒长大、薄膜表面平整连续。实验优化结果表明,在15μL DMSO(腔体容积500 mL)形成的蒸汽气氛中生长的钙钛矿薄膜晶粒粒径,由没有DMSO蒸汽气氛的300 nm增加到至少1200 nm,表面更平整。制备的钙钛矿器件的光电转化效率(PCE)由11%提高到了14.33%。(2)三氨丙基3-甲氧基硅烷(APMS)水解产物对电子传输层/钙钛矿吸光层界面的修饰作用。在本研究中,性能最好的电池的PCE从13.45%(未修饰)提高到了15.79%(修饰),平均效率从12.01%提高到了14.20%。界面修饰减小了钙钛矿前驱体溶液中主要溶剂γ-丁内酯(GBL)在修饰前后电子传输层表面的接触角,使钙钛矿薄膜更加连续平整。稳态荧光光谱(PL)测试表明,通过界面修饰提高了电子从钙钛矿层到电子传输层的注入比例,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电容电压(C-V)测试表明,修饰层钝化了TiO2表面陷阱,提高了电池的填充因子。电化学阻抗谱(EIS)测试表明通过界面修饰,增加了界面的复合电阻,提高了电池的短路电流和填充因子。(3)研究了甲基氯化胺(MACl)对FAxMA1-xPbIyBr3-y型钙钛矿形貌的调控及对电池光伏性能的影响。MACl作为合成介质最终虽然没有原子直接进入钙钛矿分子中,但会极大影响钙钛矿的合成条件,有利于光伏性能的提高。通过不同的表征手段探究了对光伏性能提高的内在原因。实验结果表明,掺杂50%MACl的钙钛矿所制备的器件得到了18.55%的效率。器件的PCE与MACl掺杂的质量分数呈正相关的关系。扫描电镜(SEM)表征表明,钙钛矿薄膜的晶体直径随掺杂MACl的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截面SEM表征表明在掺杂50%MACl时,钙钛矿薄膜只存在竖直晶界。光电子在钙钛矿中扩散时不通过横向晶界,减少了光电子能量损失,对短路电流有明显提升作用。X射线衍射(XRD)测试说明掺杂MACl后钙钛矿黄色δ相消失,黑色ɑ相增加。紫外-可见光(UV-vis)吸收表明了黑色ɑ相增加后对可见光吸收率是增加的。PL谱说明钙钛矿产生光电子注入电子传输层的效率随MACl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单色光子-电子转化效率(IPCE)表征说明掺杂量与IPCE也是正相关的关系。(4)研究了150°条件下退火制备的TiO2、SnO2、SnO2/TiO2、TiO2/SnO2作为电子传输层组装的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差异和造成差异的机理。其中,TiO2/SnO2作为电子传输层的ITO/TiO2/Sn O2/perovskite/HTM/Au结构的电池,得到了20.15%的高效率,并且正反扫曲线不存在回滞现象。与TiO2相比,SnO2的能级与钙钛矿的能级更加匹配,对电子提取能力和迁移速率更高。结合TiO2对空穴有效阻挡的特点,TiO2/SnO2作为电子传输层可以制备出高效无回滞现象的电池器件。
其他文献
目的:糖尿病导致心房颤动(房颤)发生的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我们的前期研究提示氧化应激和炎症在糖尿病心房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通过抗氧化抗炎作用减缓糖尿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噪声污染下的数据分类问题变得更加突出。以此为背景,模式识别和机器学习的相关理论和算法得到了积极推动。其中,伴随着压缩感知理论的研究热潮,稀疏表
近来,人工智能成为热词,这次不是因为某部科幻电影,而是因为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特斯拉公司首席执行官埃伦·马斯克等一些科学家、企业家及与人工智能领域有关的投资者联
报纸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Fe、Cu(Au)和Au(Cu)夕卡岩矿床广泛分布,用电子探针测量了大冶-城门山一带7个矿床夕卡岩矿物中熔融包裹体里的固相(晶质和非晶质)成分。根据这些分析结果及
考虑到颤振试验的危险性,如果在颤振试验中能有准确有效的颤振边界预测技术,具有在颤振发生前的亚临界速度范围内提前判断颤振边界,甚至在较低的速度就能预测出合理有效的颤
程序性细胞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是动植物中普遍存在的重要生物学现象,它是指细胞自主进行的受基因编码调控的自我降解和消亡的过程。高等植物的小孢子母细胞要发
切换非线性系统由于其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与广泛的工程背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稳定性与收敛性在控制系统中是两个很重要的指标。有限时间稳定性是指系统状态在有限时间内收
近年来,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窄带隙半导体可见光降解技术是治理水体系污染物行之有效的策略。多金属氧酸盐(多酸)是一类优秀的电子接收材料,能够加速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
纳豆激酶(Nattokinase, NK),隶属于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中的枯草杆菌蛋白酶类。对于此家族蛋白酶的各方面研究都比较多,早期的一些研究人员把丝氨酸蛋白酶家族作为一个模型来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