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R9200的超高频RFID读写核心模块设计与实现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dacong9669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联网技术发展迅速,RFID技术越来越广为人知,RFID技术利用射频信号实现对电子标签的快速识别,这一优势在对移动物体的识别上更加明显。由于其具有识别速度快、数据存储量大等优势,随着科技的进步,RFID技术必将在应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超高频RFID读写系统硬件部分主要由读写器、电子标签和射频天线组成。近年来,RFID市场发展迅速,应用范围不断拓展,市场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公司投入其中。外国公司,如摩托罗拉等,已经推出了很成熟的RFID产品。虽然市面上的RFID读写器生产商已经初具规模,但是仍然存在体积较大、功耗较大、价格较高等问题。随着政府部门对物联网行业的重视,国内对于RFID产品的需求正在不断增大。本文将综合考虑以上问题,参考多种自动识别系统确定一种合理可行的技术方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将通过研究RFID技术,设计一款超高频RFID读写核心模块并完成软件设计。这款RFID读写核心模块具有小型化、低功耗、有效识别距离较大的特点。该超高频RFID读写核心模块可以被应用在安保、门禁、人员管理、牲畜管理、货物溯源、手机支付、仓库盘点、物流管理等领域。首先,对超高频RFID技术进行学习研究,研究其发展现状和规律,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论文的研究内容。其次,借鉴学习相关电子设计内容,通过介绍RFID的基本理论和技术,分析电磁场理论和相关协议,详细讲解超高频RFID系统。再次,根据市场需求及对比各厂商的芯片参数确定核心芯片选型,完成读写器核心模块软硬件设计方案。从确定的超高频RFID芯片入手,确定核心模块电路设计并完成硬件实现工作。然后,针对硬件技术方案,结合读写器系统,借鉴相关协议,确定软件系统总体框架和开发流程,完成软件系统开发。最后,分别调试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后,将其协同调试,并记录调试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在此过程中,不断调试、完善和和优化性能,将设计完成的读写核心模块各项指标调试至符合各项要求为止。
其他文献
高铁环境下,无线信道的快时变性使OFDM技术面临子载波间干扰;为了节省带宽或者适应不同的多径环境,OFDM系统的循环前缀有可能不够充分,这种循环前缀不足的情况会为OFDM系统带
随着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无线通信网络中的定位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而在无线定位技术中常用的定位参数有到达时间差(TDOA)、到达时间(TOA)、到达角度(A
OpenFlow是由斯坦福大学首次提出的,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内,以OpenFlow技术为基础的多种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认可。由于OpenFlow这一创新型技术为网络发展带来的绝对优势,
尽管以太网已诞生30多年,但直到现在它都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当办公和网页应用,设备生产,安全可靠性系统,航空航天工业等行业利用以太网整合会极大地削减成本。另外,以太网
具有全天候、全天时测量能力的合成孔径雷达干涉(InSAR)测量技术,在大范围地形高程测绘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高精度InSAR配准和相位解缠技术进行了详细研究,分析
随着智能变电站的推广,IEC61850标准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今变电站计量系统仍使用传统协议IEC60870-5-102,因此需要将现有规约进行转换从而实现原有的计量设备可以与IEC61850标准的设备进行通信。102/61850网关可以实现将102规约数据进行转换,得到符合IEC61850标准的数据信息的输出,实现智能电子设备之间信息的交互。首先,介绍了当前IEC61850协议、IEC60870
近30多年来无线移动通信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层出不穷,而正交频分复用(OFDM)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了当代通信系统的主流技术。OFDM系统的一个最大的缺点就
随着无线移动通信的快速发展,用户对高速率数据业务的需求越来越大。LTE网络保障了视频、游戏、多媒体社交等应用的良好用户体验,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耗问题,这不仅造成了高
传统的数据中心网络通过采用不同的网络技术标准对来自不同的应用层服务实施管理。存储服务的传输是通过基于TCP/IP的iSCSi SAN或FC SAN;客户机-服务器的应用服务则是通过传
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现代化装备系统的设计和生产不再仅局限于装备产品,系统的测试工作也逐渐不可否缺,它是产品的性能保证;尤其在军用设备的研发中,其测试设备的研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