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水稻三大病害之一,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和品种的更替,化学用药单一以及种植模式的迭代,水稻纹枯病发生日益严重。成为制约我国水稻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安徽省作为水稻种植大省首当其冲。因此,本研究于2018年采集安徽省代表县市水稻主产区的纹枯病样并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遗传背景差异及致病强弱差异菌株侵染水稻后水稻应答机制的转录组差异。明确安徽省不同地区种群水稻纹枯病菌的遗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纹枯病是世界水稻三大病害之一,随着杂交水稻的推广和品种的更替,化学用药单一以及种植模式的迭代,水稻纹枯病发生日益严重。成为制约我国水稻稳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安徽省作为水稻种植大省首当其冲。因此,本研究于2018年采集安徽省代表县市水稻主产区的纹枯病样并进行分离鉴定,分析其生物学特性、致病性、遗传背景差异及致病强弱差异菌株侵染水稻后水稻应答机制的转录组差异。明确安徽省不同地区种群水稻纹枯病菌的遗传结构,明确菌株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及遗传背景间关系,并结合转录组以期从分子水平寻找出水稻纹枯病菌侵染水稻过程中的作用机理。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控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研究结果如下:1.水稻纹枯病菌的分离鉴定。采用水琼脂快速分离法对采自安徽省15个市县的水稻纹枯病病样进行分离,并经柯赫氏法则验证,共获得94株病原菌。再经过形态学鉴定、分子生物学鉴定,确定94株病原菌均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并确认均为AG1-ⅠA菌丝融合群。2.水稻纹枯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对94株病原菌的生长速率、菌核数和菌核质量进行测定,不同菌株的生长速率、菌核数和菌核质量都存在一定差异,其中生长速率为快速,菌核数量为较少及以下菌株为安徽省优势菌株。利用SPSS对其数据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生长速率、菌核数和菌核质量均与其菌株的地理来源无明显相关,菌株的菌核数与菌核质量间存在强正相关,曲线模型符合Logistic模型。通过离体叶片接种法测定菌株致病性并利用SPSS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表明不同菌株间致病性存在显著差异,各地均有不同致病性菌株,其中中等致病性菌株为安徽省优势菌株,致病性最强、最弱菌株分别在和县、郎溪。致病性、生长速率和菌核数两两之间均无相关性,聚类分析表明菌株致病性差异与地理来源也无明显相关。3.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分析。采用筛选出的三条ISSR引物对94株菌株进行PCR扩增,分析其遗传多样性。共扩增出51个位点,多态性位点49个,多态性位点百分率96.08%。根据不同地理来源利用Popgene软件和NTsys软件分析,其中休宁县的水稻纹枯病菌遗传多样性最为丰富,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Shannon信息指数和有效等位基因数Ne均为最高,分别为0.2980、0.4425和1.5244。总种群基因多样度Ht为0.3048,各种群基因多样度Hs均值0.1327,种群分化系数Gst系数均值0.4040。UPGMA法在遗传相似系数0.65下,将菌株划分为四类,同一地理来源菌株多被聚为一类,对不同种群在遗传相似系数0.85下,将种群划分为三类,皖南、皖北、皖中市县在各个类群中均有分布。以上结果表明安徽省水稻纹枯病菌种群间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分化明显且分化多来自于种群内部,同时种群间存在一定基因流动。菌株间亲缘关系与其地理位置来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安徽省不同种群的亲缘关系较近,且亲缘关系与致病性、菌核数及生长速率间无相关。4.水稻纹枯病菌侵染水稻的RNA-seq分析。以致病性差异最显著的AHHX(强致病菌株)及AHLX(弱致病菌株)侵染安徽主栽杂交稻品种“徽两优996”48h后混合样本提取RNA,进行高通量RNA-seq测序分析。以水稻Oryza sativa全基因组序列NCBI(https://www.ncbi.nlm.nih.gov)作为参考,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共鉴定到25028个表达基因;以AHHX为对照,共获得443个上调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基因和738个下调DEGs,进一步通过GO、KEGG等数据库分析,下调的DEGs功能富集在光合作用,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的生物合成,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泛醌和其他萜类醌的生物合成四个pathway中,说明这些途径或相关基因是水稻对纹枯病菌侵染产生防御反应的主要机制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以18世纪晚期到19世纪英国绘画与小说中的乡村景观为切入点,分析英国画家庚斯博罗、斯塔布斯、康斯太布尔与作家简·奥斯汀、勃朗特姐妹、乔治·艾略特、哈代等人的作品,
装载机在现代社会已广泛应用于建筑、矿山、铁路等建设中,对节能减耗的研究已成为装载机设计、优化的重要问题。在装载机的整个作业循环过程中,铲装过程的能耗最大,而铲装的
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Magnetic Coupled Resonant Wireless Power Transfer,MCR-WPT)技术是无线电能传输(Wireless Power Transfer,WPT)研究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方向,能够实现在中等距离下电能的高效传输,在实际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在目前的研究中,MCR-WPT的传输距离和传输效率仍然无法满
以IGBT为核心器件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具有更高的耐压特性,良好的运行特性,在大功率场合得到了广泛地应用。随着半导体器件的发展以及控制技术的发展,开关频率的不断提高,IGBT在导通关断的瞬间产生过高的电压变化率和电流变化率,由此带来的EMI问题对自身及周围设备构成了严重威胁。论文首先分析了传导EMI的产生机理以及耦合路径,分别介绍了系统中的共模干扰和差模干扰的分别流通路径,指出三电平变频调速系统的电
十八届四中全会以来,我国开始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并进行全面的部署与深化改革。仲裁作为三大纠纷解决方式之一,虽然在我国的起步相比于调解和诉讼来说较晚,但却发展迅速。在目前形势下,一方面法院的诉讼压力不断加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经济活动的日益频繁,仲裁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此种背景下,完善我国仲裁制度显得刻不容缓。仲裁主要分为机构仲裁和临时仲裁,机构仲裁源于临时仲裁,两者都是完善的仲裁制
岩土的渗透性是决定岩土中地下水及其它液体和气体运动和赋存形式的重要因素,渗透性是地下水科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无论是开发利用地下水或油气,还是防治地下水的危害(如矿坑涌水,水库渗漏),岩土渗透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不同粒径的沙样进行渗流试验以及对两种不同粒径沙样按照不同的质量比混合之后的沙样进行渗流试验来研究岩土颗粒粒径大小及其质量比对渗透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粒径大小及其质量比与渗透性
风力发电被认为是最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发电技术,同时正在引领着全球能源转型。随着风电机组装机量不断增加,风电场的运营维护工作量也日益增多,而齿轮箱作为风电机组中的关键部件,同时又作为风电机组中故障率最高的装置,通常安装在风机的顶端,维修困难,高昂的运行和维护成本严重影响了风电场的经济效益。因此,对齿轮箱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精准预测其剩余寿命,对于风电机组的预测性维护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本文研究了
目的:尽管有HPV疫苗和宫颈癌早期筛查,宫颈癌仍然是20岁至39岁女性所有癌症中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宫颈癌细胞具有通过多种机制获得对常见癌症治疗抗性的趋势,因此需要研究、寻找克服肿瘤抗性潜力的新药物从而避免肿瘤细胞的凋亡抗性。槲皮素(Quercetin,Que)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中的类黄酮,为常见中草药的主要抗氧化成分。已发现槲皮素能抑制多种类型的癌症,在癌症治疗上具有很高的潜力,但其抗肿瘤作用
数字全息技术的提出使得精准捕获物体的三维图像成为了可能。光学扫描全息技术是一种特殊的基于单像素记录的非相干数字全息技术,该技术以光学扫描的方式获得物体的信息,用单像素光电传感器代替电荷耦合器件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使系统不在受限于三维物体的大小和分辨率,能够捕获宏观和微观的数字全息图,以及高精度的荧光生物标本。可以广泛的应用于光学遥感、干涉计量、生物医学、形貌检测等领域。边缘特征是图像最基本的特征
目的:木聚糖酶作为工业上用途最广的工业用酶之一,其能广泛运用到食品、造纸、饲料等领域。工业上对耐高温和耐碱性酶的需求量较大,然而天然的木聚糖酶大都属于中温酶以及在碱性环境中不够稳定无法满足工业生产的需要,使木聚糖酶在工业领域中广泛运用成为瓶颈,因此提高木聚糖酶的热稳定性在应用领域已成为研究热点。N-糖基化是真核细胞内最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之一,它不仅有利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和蛋白与蛋白之间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