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下宫腔镜手术患者中心静脉血气分析和脑氧饱和度的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宫腔镜手术是目前较为成熟的临床诊疗技术,由于其操作对患者创伤较小、可减轻患者疼痛、术后康复迅速等优点,使得在临床上广泛开展。宫腔镜手术常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宫腔内疾病,如粘膜下子宫肌瘤、内膜息肉、子宫纵隔畸形、异常子宫出血、宫腔粘连等。手术过程中由于操作空间相对狭小,需要膨宫机以一定压力对宫腔进行液体膨胀,以方便宫腔镜的检查和操作。子宫血运丰富,在较高的膨宫机压力下,手术区域血窦的开放容易使灌流液从创面进入人体,引起血液稀释、水钠潴留、甚至水中毒等潜在风险。作为宫腔镜手术严重并发症之一,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目前对于宫腔镜手术中预防和监测的手段较少,大多数是通过降低膨宫压力、缩短手术时间等措施减少灌流液的吸收。国内外文献报道的术中能持续监测的方法包括中心静脉压监测和经胸肺部超声,尚不能通过简单易行的方法进行操作。宫腔镜手术中由于灌流液的吸收会导致血液不同程度被稀释,人体可呈现出稀释性贫血状态。血气分析可直接反映灌流液的吸收对人体病理生理的改变,是最直接和准确的监测手段。有研究表明,稀释性贫血时血红蛋白浓度下降,血红蛋白运氧能力的下降可导致局部氧供需不平衡,增加对器官的损伤。脑氧饱和度可反映局部脑组织氧供需平衡的变化情况,在过度血液稀释时将下降,可作为手术中监测手段。目的1.探究宫腔镜手术中灌流液的吸收对血气的影响。2.通过观察脑氧饱和度的变化,并联合血气分析,探讨脑氧饱和度在提高宫腔镜手术安全性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于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择期行粘膜下子宫肌瘤电切术患者,共纳入符合标准的研究对象40例,年龄25-40岁,体重50~75 kg,ASA分级Ⅰ~Ⅱ级。排除标准:伴有肝、肾功能异常,有心肺疾病患者,重度贫血患者,手术时间小于30分钟或大于55分钟者。本研究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均告知患者及家属并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术前常规禁饮、禁食。入手术室后连接多功能监护仪,常规监测血压(NIBP)、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体温,并持续监测脑氧饱和度(rScO2)。开放静脉通路。准备就绪后常规进行麻醉诱导,3min后置入喉罩,监测气道峰压(PIP)。术中维持采用全凭静脉麻醉方式。连接灌流设备,调节膨宫机压力为130mmHg,膨宫介质为0.9%氯化钠。于手术开始时(T1)、手术进行20min(T2)、手术结束时(T3)采集静脉血,记录红细胞比容(Hct)、血红蛋白(Hb)、pH、电解质。持续监测rScO2并记录三个时点的值。记录手术和麻醉时间、术中输液量。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正态分布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同一测量不同时间点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组内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组间的两两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rScO2与Hct、Hb、pH和体温各指标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与T1相比,T2、T3时点Hct、Hb、pH、K+浓度和Ca2+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与T2相比,T3时点Hct、Hb、pH、K+浓度和Ca2+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2.与T1相比,T2、T3时点PIP升高(P<0.05);与T2对比,T3时点PIP升高(P<0.05)。3.与T1相比,T2、T3时点rScO2下降(P<0.05);与T2对比,T3时点rScO2 下降(P<0.05)。4.与T1相比,T2、T3时点体温降低(P<0.05);与T2对比,T3时点体温降低(P<0.05)。5.相关性分析表明rScO2与pH无相关性(P>0.05),rScO2与Hb、Hct和体温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气分析表明宫腔镜手术中已经发生了明显的血液稀释和电解质紊乱,但是血气分析只能提示生化指标的变化,不能反映稀释性贫血时机体的氧供需平衡状况,联合脑氧饱和度监测可提高宫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对于预防灌流液过量吸收导致的脑损伤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为改善芯片系统性能,本文主要围绕光交换芯片的网络拓扑结构和优化路由算法两方面开展研究。比较分析了不同拓扑结构之间的性能差异,针对重排无阻塞的Benes结构提出了可提高交换网络串扰或插入损耗性能的路由算法,包括改进环路路由算法、层级优化路由算法和约束链路路由算法三种。主要工作内容与创新如下:1.在比较各种拓扑结构和路由算法特点基础上,针对重排无阻塞的传统型Benes结构,提出了可改善串扰性能的改进环
随着智能驾驶,智能监控,智能机器人的发展需要,行人检测技术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它是目标跟踪,姿态分析,行为识别,行人身份识别等研究的基石。行人检测的目的是实时的检测
随着高清、超高清数字视频消费需求的增长,人们对数字视频的压缩编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H.264/AVC在编码效率、并行处理等方面存在着局限性,已经难以满足高清视频应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互联网用户对内容分发,尤其是视频内容分发需求的不断增加,信息中心网络(ICN:information centric network)因其在移动性和内容分发高效性上的天然优
神经退行性疾病是一类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疾病,其主要的特征为特异性神经元结构或功能的逐渐丧失,且病理变化不可逆。主要包括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
目的:探究半夏复方治疗恶性肿瘤的方证规律及其安全性。资料与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统计总结2018年8月-2019年5月于辽宁中医药大学殷东风教授门诊就诊的患者处方中使用半夏复
近几年来,网络攻击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层出不穷,特别是APT攻击,更加成为了对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重要威胁。而APT攻击离不开木马软件的应用,因此,分析APT
研究目的:本研究运用循证医学的方法,对随机对照试验(RCT)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过程中,针灸对IVF-ET妊娠结局(临床妊娠率、生化妊娠率、持续妊娠率、活产率)进行Meta
研究背景:颅内肿瘤是儿童常见的实体肿瘤,发病率占所有肿瘤第二位[1]。与成人不同,儿童颅内肿瘤早期临床表现非特异性,可出现呕吐、头痛、抽搐、意识改变等症状[2]。部分患儿
分级调制(也称为嵌入式调制或多分辨率调制)具有不等差错保护特性,能够有效地传输各种多媒体信息,其在平坦衰落信道和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上的性能研究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