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是新时期高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者肩负的一项重要任务。高校要注重加强对大学生的人格教育,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人格现状,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塑造健康人格,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对人格、健康人格的概念阐释入手,讨论了当代大学生应具有的健康人格特征,并着重强调培养大学生健康人格,要注重人格的全面性与整体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发展性的统一、个体性与社会性的统一,培养全面整体的人,培养良好自我概念的人,培养具有创造性的人,培养良好社会适应的人。通过对我国当代大学生人格现状的分析,指出虽然我国当代大学生的主体人格倾向是积极向上的,但其人格水平整体上与社会的角色期望尚有落差,主要表现在道德人格不够高尚、心理人格不够健全、政治人格不够完备等方面,并进一步指出家庭教育教养方法的不当、长期以来学校教育片面强调科学技术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社会环境的负面作用是影响当代大学生人格塑造的主要因素。高校积极有效的人格教育,是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保证。人格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高度统摄,它的定位就在于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发展。本文提出要从三方面建立高校人格教育的目标体系,并强调高校人格教育任务的最终完成,应当以三项目标的整体实现为标志。进而提出并阐释了高校人格教育的五项原则和六项主要内容。接着,在分析校园文化的内涵与特征的基础上,论述了校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精神文化分别在大学生健康人格塑造中所起的环境保障、政策导向、重要载体和动力支持作用,并指出校园文化的不断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实现人格发展的现代化。本文又从四个方面较全面、系统地探讨了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有效途径:一是构建校园环境文化,搞好校园建筑建设、校园园林建设、教室和寝室文化建设、校园文化设施建设等,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二是构建校园精神文化,抓好校风建设、班风建设,优化学校舆论,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三是构建校园活动文化,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加强学生社团建设,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四是构建校园制度文化,建立实施高校大学生健康人格状况的调查与评估机制、奖惩机制,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