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技术教育也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2004年秋,我国新一轮高中课程改革在山东、广东、海南、宁夏四省区展开,信息技术作为八大学习领域之一——技术领域中的一个科目,与语文、数学等并列,得到了本次课程改革的肯定。本文以山东省17地市40多所城镇高中的信息技术教师为研究对象,采用查阅文献、资料检索、访谈记录、观察、问卷调查、归纳和演绎等研究方法,在分析他们能力素质现状的基础上,找出了阻碍他们能力素质提高的原因,并对提高他们能力素质的对策进行了探索和研究。第一章,提纲契领地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现状、目的、意义及方法。第二章,首先认真剖析了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实施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其次在总结国外信息技术课程对我国的启示和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历程与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新课改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新要求。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应以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的关系为核心,教师应具有知识的传授者、学习者、学生的引导者、课程的研制者、课程与教学的组织者、团体的领导者、教育的研究者、文化的创造者八大角色;同时,论文从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理想与职业道德、知识层次与知识结构、工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反思与终身学习的能力及创新与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对新课程中教师的能力素质要求进行了较详尽的探讨。第三章,为了更好地了解山东省城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的能力素质现状,笔者参照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了认真地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从内外两个方面总结出阻碍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素质提高的十一个原因,如部分教师职业理想不够坚定、自我认可水平不高、教师来源复杂、合作意识淡薄及观念陈旧、信息技术课不被重视、管理制度不完善、软硬件不足、信息技术本身的原因、现有的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不能满足新时期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等。第四章,为本文的重点,主要针对阻碍山东省城镇高中信息技术教师能力素质提高的原因,进行了对策研究。(1)信息技术教师个人应提高认识,从自我做起。包括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在风浪中远航;学好教师伦理学,提高职业道德;正视自我,努力寻找奉献与发展的契合点;形成终身学习的理念,在学习中进步;争做创新型优秀教师,在反思中成长;增强合作意识,在合作中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