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经济治理政策变迁的政治经济学 ——从需求侧管理到供给侧改革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lsup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外部环境和困难叠加的国内经济形势,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了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判断,形成了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国家经济治理新政策。相较于过去的需求侧管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本质上是国家经济治理理念和方法的重大调整,是国家经济治理政策的重大变迁。本文借鉴新政治经济学最新理论成果,通过整合现有的政策变迁理论,构建了一个更加全面、更富解释力的政策变迁的新政治经济学理论框架,并深入分析了从需求侧管理到供给侧改革国家经济治理政策变迁的逻辑起点、核心动力、过程实质、实现过程及其约束因素等。本文认为改革开放40年国家经济治理政策变迁的历史过程,以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和政策精英的个人特质,分别构成了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选择的历史背景和现实逻辑起点;推动国家经济治理政策变迁的核心动力,来源于政策利益相关主体间通过内外部相互学习机制所形成的主流观念;国家经济治理政策变迁的过程实质集中表现为,政治过程中的央地政府间利益冲突、经济过程中的政企间利益冲突和社会过程中的不同社会阶层间利益冲突;国家经济治理政策变迁的实现过程还受到计划经济管理的政策理念、政府投资单轮驱动经济发展的政策模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执行等路径依赖约束,面临着政府企业债务、经济增长与就业、社会稳定等潜在的政治经济风险。为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家经济治理政策变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构建政府与市场的良性互动关系,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建立完善推动国家经济治理政策变迁的激励约束机制,探索构建合理的利益整合机制、改革成本分担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以及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监督机制和科学考核机制等,有效化解政策变迁的利益冲突,降低政策变迁的交易成本。
其他文献
高校教材建设是中国教育现代性发展的重要议题,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对高校教材建设治理现代化的持续关注,符合高校教材领域深化改革的现实需求,契合高校发展深层次治理诉求,也能够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整体安全要求。新时代语境下的高校教材建设,需要实现从确定性管理思维到协同式治理思维的认知逻辑的转变、从静态管理体制机制到动态治理体系的生成逻辑的转变、从一般管理倾向到公共治理取向的发展逻辑的转变。
作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核心制造装备,光刻机长期以来都是中国半导体产业的一块短板。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虽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成就,但相对于国外科技巨头长达数十年的技术积累,差距依然巨大。因此,基础科研攻关就成为光刻机研发领域不可逾越的一道坎。照明系统作为光刻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优劣直接决定芯片的制造水平。与投影物镜相比,照明系统无论在设计难度还是制造公差方面都具备很大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的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显著增加,其为老年人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是冠心病的有效治疗手段,但老年患者PCI术后的死亡率仍然显著高于年轻患者。有研究证实,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但关于亚临床功能减退(SCH)对心脏的影响研究较少,其是否能够导致老年冠心病患者死亡率增加尚无定论。对于临床医生而言,PCI术后死亡的预测是一项具
随着大口径光学元件在天文、遥感等领域的应用取得越来越多的成就,我国对于高水平先进光学系统的需求越来越高。干涉补偿检验技术作为目前唯一的纳米精度的面形检测手段,在检测大口径、长光路、高精度、高非球面度的光学表面时面临着巨大挑战。一般来讲,干涉补偿检验精度主要面临着三种典型的误差的影响:直接测量误差、几何追迹误差以及检测波前退化引入的误差。对于直接测量误差以及几何追迹误差,人们已经开展了长时间的研究,
有机太阳电池具备质量轻,可溶液加工,制造成本低,可加工成柔性或半透明器件等特点,在未来生产和生活中存在巨大的应用潜力。随着新型给受体材料的开发利用,不同类型器件结构的设计,制备工艺的优化等策略的提出与应用,有机太阳电池得到了迅速发展。特别是最近兴起的非富勒烯受体材料,大幅提升了有机太阳电池的效率潜力。在工业化应用的三要素中(效率、成本和稳定性),效率仍旧是目前研究的第一要素。为实现器件光伏性能的提
光学系统高分辨成像能力在航空航天、天文观测、军事侦查、灾害预警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光子集成干涉成像系统的出现为高分辨成像实现提供了新的途径。该技术将光子学技术与合成孔径技术相结合,实现了超轻超薄的光学合成孔径系统,同时具有实时、高分辨、多光谱成像能力,相对于传统光学系统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干涉成像系统对误差较为敏感,因此光束在系统中进行传递时,任意流程产生误差均会对复可见度信息测量造成影响,最终导致
<正>2003年11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正式成立,学系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整合学校各附属医院呼吸学科(11家医院)及学校基础医学院呼吸生理及抗感染免疫学科资源,成为呼吸病学临床、科研与高级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基地。2012年,学系进行了系务委员会的改选,进一步整合了学校各附属医院及教学医院呼吸学科(22家医院)及学校基础医学院呼吸生理及抗感染免疫学科资源,
期刊
为了提高遥感器的分辨率和成像质量,需要增大光学遥感器的主反射镜有效通光口径。主反射镜口径的增大对其支撑结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是对设计能力和加工制造能力的一种考验。本文针对某大型光学载荷项目的2m口径的主反射镜组件的结构优化进行研究。首先,在光学设计的基础上采用经验设计法对反射镜镜体的外形进行初步设计,镜体采用了背部三点支撑的形式,三角形轻量化孔和背部半闭合式的开口形式。在拓扑优化和参数优化过程中
目的 在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探索苦参碱和多西他赛联合使用对细胞增殖和凋亡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蛋白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技术研究苦参碱联合多西他赛抗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进一步分子机制,并进行体外、体内实验验证。方法 1.通过CCK-8、克隆形成、Transwell、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等实验探索不同浓度的苦参碱和多西他赛单药及联合用药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
随着越来越多的博物馆将“以观众为中心”作为自身发展的重要目标,观众研究与观众评估对博物馆的意义与价值,也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国内博物馆的发展为例,自2008年文化系统的国有博物馆开始普遍进入免费开放时代,以“观众研究”、“观众评估”或“观众调查”为主题的学术成果也随之呈现出爆发式地增长。这种关联性的背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内博物馆的研究者与实践者开始寻求一种思路上的转变:我们的博物馆是否能够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