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人脑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脑的正常老化过程。但是,受大脑发育异常、神经精神障碍或脑部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大脑的年龄可能会与人的实际生理年龄不相符合。高效精准的脑龄预测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脑老化进程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我们对神经精神疾病的客观诊断及预警。人脑的发育及老化都伴随明显的脑结构变化,而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提供人脑组织的高分辨率三维影像,因此,人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脑在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中是不断变化的,这些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脑的正常老化过程。但是,受大脑发育异常、神经精神障碍或脑部疾病等因素的影响,大脑的年龄可能会与人的实际生理年龄不相符合。高效精准的脑龄预测方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加深对脑老化进程的理解,而且有利于我们对神经精神疾病的客观诊断及预警。人脑的发育及老化都伴随明显的脑结构变化,而结构磁共振成像技术能够提供人脑组织的高分辨率三维影像,因此,人脑结构磁共振图像已成为脑龄预测研究的重要数据基础。目前国际上已经开展了大量基于结构磁共振图像的脑龄预测研究,但这些研究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基于3D-CNN的脑龄预测研究多以全脑图像作为输入,模型复杂度高;多数研究是基于非平衡数据集的,儿童和老年人的样本量较青壮年的样本量偏少,样本的不均衡性普遍未经考虑;研究普遍基于单中心数据提取单模板特征,未充分考虑不同中心数据集的差异性及不同模板提供信息的互补性。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研究开展了如下三项工作:(1)基于多感兴趣区的3D-CNN集成的脑龄预测。目前广泛开展的基于3D-CNN的脑龄预测多以整个人脑的影像作为模型的输入,脑影像的高维特性意味着基于3D-CNN的脑龄预测将涉及很高的计算复杂度。基于此,本研究提出了多感兴趣区的3D-CNN集成策略。该策略不再将整个人脑影像放入网络,而是从磁共振影像中选取与脑龄关系较大的几个感兴趣区,从而训练多个3D-CNN网络。模型的最终预测结果是多个网络预测结果的集成。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感兴趣区的3D-CNN集成的个体脑龄预测有效降低了模型训练用时,且预测精度(预测值和真实值的相关系数R=0.873)较经典3D-CNN(R=0.739)有所提升。(2)基于自适应的样本加权策略的脑龄预测。本研究使用的数据集样本呈两端少中间多的纺锤形分布(儿童和老年人样本少,青壮年样本多),样本的不均衡性将会对模型的预测精度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本研究引入一种自适应的样本加权策略,在计算损失时将样本所在大致年龄区间占整个数据集的比例考虑在内,即当某个样本所在的年龄区间样本量较小时,则为其赋予较大的权重,以增大模型对该样本的惩罚代价。实验结果表明,基于自适应的样本加权策略的脑龄预测(R=0.883)能有效减低对于儿童及老人的年龄预测误差。(3)基于多中心多模板的脑龄预测。现阶段的多数脑龄预测模型只使用了单个成像中心的数据,在提取特征时通常也只使用单个大脑模板。然而单个成像中心的数据集往往数据不足,只使用单个模板也容易造成特征信息不够丰富的问题。为此,本研究提出了多中心多模板集成预测的方法,该方法通过整合多个中心数据集以及多个模板的特征集信息,来达到充分利用多中心数据并且充分发掘多模板提供的有效互补特征的目的。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多中心多模板的脑龄预测(NKI数据集:R=0.702,ADNI数据集:R=0.726)较单中心单模板(NKI数据集:R=0.641,ADNI数据集:R=0.659)预测效果更好。本研究的创新性在于:1)引入多感兴趣区的3D-CNN集成策略解决经典3D-CNN模型复杂度高且存在过拟合的问题,有效提升了模型训练效率和脑龄预测精度;2)引入自适应的样本加权策略解决样本分布不均衡的问题,有效减低了对于样本量偏少的儿童及老人的年龄预测误差;3)多中心多模板策略,有效利用了多中心数据多模板特征,提升了脑龄预测精度。
其他文献
医院是为病人提供医学检查、治疗诊断、救治服务并以挽救生命为主要服务目的的医疗机构,是一个城市的主要医疗服务设施。医院配置与布局问题既要满足医疗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又要保证设施的利用效率,是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中心议题。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医疗制度的改革,人们对于城市医疗资源的需求也在发生着变化,医疗资源供需不平衡的情况正逐渐加剧,现有的医院空间布局已不能满足人们的就医需求。因此,本文针对不同情况下的就
柔性直流输电是构建能源互联网的重要途径,可以解决我国能源生产消费不均衡的问题,其中压接型IGBT器件是柔性直流输电换流阀的核心器件。由于单颗压接式IGBT芯片面积小,通流能力低,为了提高柔性直流输电的输电容量,需要将多颗压接式IGBT芯片并联。但是由于并联芯片电气参数差异,导致IGBT芯片在开关过程中出现不均流以及电流过冲现象。为了对压接型IGBT器件的并联均流进行研究,设计一款微型电流传感器来实
随着我国智能制造的逐步推进,建设深度融合的工业网络成为发展趋势。作为一种新兴技术,时间敏感网络应用于工业融合通信已经成为了讨论的热点。然而,时间敏感网络中复杂的流量类型和传输需求导致业务调度成为该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时间敏感网络混合流按需调度技术,以解决细粒度的流量调度难题。该技术对不同类型业务流使用差异化的方法来规划转发路径、传输时隙和基于信用的整形器参数,以满足相应的时延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对出行体验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出行者不仅需要了解准确的行程时间,还希望掌握行程时间的延误及可靠性,从而合理规划行程并安排各项事务。城市快速路作为居民出行的重要通道,由于交通供需不平衡出现了严重的交通拥堵现象,给行程时间预测带来很大难度。因此有必要基于更先进的方法对快速路行程时间预测及行程时间可靠性估测展开深入研究。本文采用网格表征路段,利用浮动车数据匹配了快速路车辆轨
受激布里渊散射是一种重要的三阶非线性光学效应,在这个过程中光波与声波相互作用从而发生光的散射现象。受激布里渊散射会严重消耗窄带泵浦,影响光的传输效率,但也可设计用来实现许多应用,如布里渊传感器、激光器、快光、慢光和有效特超声激发等。近年来纳米科学与加工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光学结构和器件越来越微型化。光学微结构中的声光相互作用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当光波长与波导结构的横向尺寸相差不大时,也就是在亚波
公路运输是路上运输的两种基本方式之一,其既作为独立的运输体系也是物资集散的重要方式,对其安全性的保障一直是一个重大研究课题。众所周知,裂纹是一种十分常见且严重影响公路使用寿命和威胁公路运输安全的缺陷,及时准确的自动化裂纹检测对公路的维护工作至关重要。本文针对目前已有的裂纹检测方法在精度和便捷性的不足,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案。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针对目前裂纹检测网络存在感受野较为单一和不同尺度上下文
随着我国高铁网络规模的逐渐扩大,高铁枢纽成为了乘客集散和换乘的重要场所。但是由于高铁到达时间与公共交通发车时间不完全匹配,同时既有研究缺乏对换乘客流的分析,高铁与公共交通的衔接水平有待提升。接运公交运载量大、建设成本低、通达性好,具有快速疏散高铁到达客流的重要作用,但是目前对于高铁与接运公交衔接问题的既有研究较少。本文在深入分析并借鉴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乘客换乘总等待时间最少和使用公交车辆数最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规模及客流的增长,运营方案与客流时变的适应性明显不足,运输能力与客流需求的耦合适应控制亟待加强。因此必须提高基于信息数据挖掘的动态化、智能化运营管理水平,其关键基础是掌握乘客出行规律,客流需求演变以及实时OD客流需求。为此,本文以AFC数据和POI数据为基础,结合统计分析、数据挖掘、机器学习等多种方法,围绕乘客出行模式与动态OD估计展开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基于城市轨道交通
数据中心网络是几乎所有互联网服务的关键基础设施。随着网络流量的快速增长,数据中心的规模不断扩大,网络故障频繁发生。数据中心网络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从故障中恢复并找到新的转发路径,这严重损害了交互式实时服务的性能,大大降低了数据中心的整体可用性。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故障具有极高的影响,因为大多数路由算法没有被设计为容忍故障。正因为如此,只要有一个单一的链路故障就可能使网络中的信息停滞,导致死锁配置,甚至更
传统零售业在线上线下融合的进程中,享受到互联网的红利获得大量订单的同时,也逐渐暴露出了很多需要处理的难题,商家在拣货环节的质量、效率和成本问题首当其冲。基于此,美团无人微仓提出了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的微型前置仓模式,通过智能化调度系统和自动化设备完成自动接单、分拣、集单、打包和交接全流程的仓内软硬件一体解决方案。拣货效率和拣货质量自然是决定无人微仓竞争力的关键衡量指标。而调度系统正是决定无人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