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泉州村落教化的传统与变革进行了研究。文章通过实地观察、访谈,结合地方文献和历史资料,立足大厝组,描述以此为代表的泉州村落教化的底色。这包括该地区的服饰、建筑和节庆等风俗教化知识,宗族教化和俗神信仰等民间宗教文化知识,以及梨园戏、高甲戏、布袋戏和大鼓吹等民间文艺教化知识,通过对这些教化知识的考察,试图回答该地区充溢极端实利主义思想的教化渊源。在此基础上,继而深入挖掘在此传统下的村民的人文性格,通过文献资料与实地考察的结合,认为在传统教化底色影响下,泉州村落村民展示出了多重矛盾性格:具备“爱拼才会赢”的积极进取精神,却有着好勇斗狠的恶习;纵情追逐个人虚荣实利,却往往置公义公利于不顾;怀揣“敢为天下先”的胆识和胸怀,却无视法制和公理;珍惜宗族血亲文教传统,却目光短浅、缺乏长远打算和宽广视野;人人争当“头家”、不愿为他人打工的背后,却是普遍的“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低层次、小格局、短视域的“头家”心态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