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钢轨导波的无缝线路温度应力监测方法研究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3347946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铁路的快速发展,无缝钢轨被广泛应用在高速铁路与城市轨道交通中,无缝线路虽然提高了列车运行的平稳性,但由于钢轨缝隙被消除,在温度变化下受约束的钢轨无法自由伸缩,内部产生巨大温度应力,严重时可引起胀轨、跑道以及断轨等事故,对铁路经济、运营安全造成巨大影响。而现有检测手段大多需要在天窗时间进行检测,无法满足高密度铁路运输要求,因此实现在线监测钢轨温度应力并在超限前及时报警对无缝线路安全运营具有重大意义。本论文针对无缝线路钢轨温度应力难以监测的问题,对比现有监测手段,研究采用超声导波作为钢轨温度应力监测方式的可行性,通过研究超声导波在钢轨内的频散特性,建立导波模态选取指标,并改进原有指标计算方式,为导波激励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客观的指导建议。论文以CHN60钢轨为研究对象,通过半解析有限元法与有限元法得到钢轨在5k Hz内的频散曲线,验证了半解析有限元法的正确性;结合仿真模拟,从实际角度出发建立了以频率因子、应力敏感度因子、振型因子、激励偏离度因子与模态辨识度因子为基础的模态选取指标,根据熵权法客观评价了各因子对导波激励方案制定的影响程度,最终得到在40k Hz的激励频率下,轨腰94号节点x方向为最优激励点。论文此外研究了不同接收方式对导波群速度测量的影响,确定符合实际情况的最佳接收方式与接收位置,同时分析了扣件系统对导波模态的影响,得到在1000Hz以上的高频率下,扣件对导波模态的影响可以忽略;分析对比了不同钢轨磨耗量对导波模态的影响程度,得出钢轨磨耗主要影响导波高阶模态,验证了所选导波模态的群速度仅对温度应力敏感,进一步证实所选方案的合理性。
其他文献
2018年,蜀道正式成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预备名单中的一份子。在此契机下,蜀道及其沿线丰富的资源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蜀道历史发展久远,可追溯至先秦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交通主网络,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剑门蜀道是蜀道金牛道中资源富集、保存相对最完整的一段,极具代表性与研究价值。剑门蜀道沿线形成了独特的聚落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
建筑的技术和造型一直是建筑学中主流问题,它们相辅相成互相开拓视界,也提出新的要求,随着建筑形态突破欧式几何的诸多造型尝试,建筑几何学的发展伴随着建筑形态和空间向更深层次进行多学科结合的探索。随着建筑几何学的跨学科发展,折叠几何因其可以将二维平面转换为三维立体几何的建构模式,随着折叠哲学被纳入建筑学领域。而其中镶嵌式折叠具有独特的几何韵律,同时其形变模式使整体结构曲率可控,因此镶嵌式折叠在建筑中的多
当代中国在快速城市化的进程当中,众多乡村走向衰败,如今乡村振兴的提出,意味着乡村建筑空间在更加开放多元的背景下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顺应时代的发展,田园综合体建筑应运而生并大量涌现,成为集产业、人居和田园环境于一体的乡村新空间载体,不可避免的会有形式空洞、文化脱节等问题出现。当田园综合体扎根于川西乡村,反思的目光转向了川西林盘这一典型地域人居单元上。传统林盘作为川西乡村生态文化重要的外在呈现,具有鲜
近年来配电网发展迅速,其结构和运行情况复杂多变,在中性点非有效接地的配电网中,三相参数不对称会引起配电网不平横过电压,严重的情况将导致中性点位移过电压,从而影响配电
随着轨道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近年来列车运行速度不断提升,对列车运行的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列车运行安全性进行检测与评估需要借助轮轨作用力,而测力轮对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轮轨作用力测量方法,因此关于测力轮对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直辐板轮对因辐板特性导致其轮轨关系相对曲辐板更加复杂多变,而目前国内还未有关于直辐板测力轮对测量方案的国家标准。基于此问题,本文对直辐板测力轮对在线连续测量方法展开了
近年来,我国正在大规模建设城市轨道交通,如地铁,但其建设费用昂贵,必须在设计前期对其线路纵断面进行优化,用以节省资本。本论文是在分析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选线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设计研究,给出了计算模型以及算法,编制了融合能耗经济的城市轨道交通纵断面优化CAD系统,并用案例加以验证,证明了优化程序(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为此,本文主要针对地铁的线路纵断面的节能性优
维度导电碳材料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以及良好的电化学性质。因此,被认为是一种理想的电极材料,在以电化学分析、能源转化、电化学水处理等为代表的电化学应用领域有广泛应用。
在核电站反应堆内,核燃料包壳管的服役工况十分复杂,除了受高温、高压、强中子辐射外,还受到流致振动、交变载荷、内外压力差的影响,这些不稳定的环境因素会导致包壳管的微幅振动,进而影响堆内包壳管的使用寿命,为核电站带来安全隐患。本文通过模拟包壳管与其支撑格架的微动磨损行为,探究不同包壳材料的摩擦学性能。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核电站包壳管的选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对提高核电站关键零部件的使用性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我国早于二十一世纪步入老龄化社会,且老年群体的数量日益增长。面对这不可逆转的老龄化阶段,我国提出了以90%居家养老、7%社区养老、3%机构养老为内容的“9703”养老模式。然而,当前我国高层住区户外公共空间适老性如何,老年人的特殊需求、高层住区户外环境特征、地域气候等又是如何影响户外公共空间设计维度,目前学术界尚未有统一且明确的标准。因此,本文在广泛搜集现实和理论资料的基础上,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随着制造工艺的不断提升和市场需求,对铆钉类型和数量的需求在不断提升,据悉一架大型客机所需的铆钉和螺钉数量在150万左右,对于传统测量和检测方式,采用测量仪测量放大铆钉进行人眼观察,整个上料、检测、分类过程均为人工操作,其工作效率不能满足需求,自动化水平和检测效率成为重点研究方向,因此自动无损检测符合当下工业需求。本论文从自动铆钉检测的实际出发,根据功能需求,设计了铆钉筛选智能控制系统的总体框架,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