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川乌配伍全瓜蒌的毒性实验研究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gege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生川乌单行及生川乌与全瓜蒌配伍水浸剂对小鼠急性毒性及对大鼠的长期毒性,确定二者配伍对生川乌毒性的影响,探讨中药十八反中“乌头反瓜蒌”药对配伍与毒性的关系,为该药对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   1.药液制备取生川乌50g,粉碎成米粒大小颗粒,加3倍pH=5 HCl溶液,超声混合10min,浸泡12h,过滤,药渣再加3倍pH=5 HCl溶液,浸泡6h,过滤,合并滤液,将药液4000转/分离心,加适量NaHCO3调pH=7.5,冷冻浓缩至50ml(1g/m1)溶液备用。另取生川乌与全瓜蒌各50g,按上述方法制备生川乌配伍全瓜蒌水浸剂。   2.急性毒性试验以“低比稀释法”按1:0.7比例配制一系列药液。昆明种小鼠140只,随机分为生川乌单行组和生川乌配伍全瓜蒌组,每组70只。每组再随机分为(以乌头剂量计算)28 g/kg、19.6 g/kg、13.7 g/kg、9.6 g/kg、6.7 g/kg、4.7g/kg组及空白对照组,ig给药,给药容积40ml/kg,空白对照组ig等容积蒸馏水。给药后观察14d。记录小鼠中毒潜伏期、症状及死亡时间、恢复期及死亡数量。用改进寇氏公式计算LD50。   3.长期毒性试验 Wistar大鼠50只,生川乌单行组(0.31g/kg),生川乌配伍全瓜蒌1g/kg、0.3g/kg、0.1g/kg组及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给药容积5ml/kg体重,ig给药,每天1次,每周给药7d,连续给药28d,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各组大鼠自由饮食,每周称体重1次。给药期间观察大鼠一般状态。末次给药后24h,以0.04%水合氯醛腹腔注射麻醉2/3大鼠,腹主动脉取血,然后处死大鼠,取心、肝、脾、肺、肾、脑、胸腺、大肠、小肠、子宫、卵巢、睾丸、前列腺等器官,用生理盐水冲洗滤纸吸干后称重,计算脏器指数,备用。余1/3大鼠停药15d后同法麻醉取材。   检测血液常规及心(CK、LDH)、肝(AST、ALT)、肾(BUN、Cr)功能等生化指标,主要组织器官进行病理形态学检查。   结果:   1.急性毒性中毒表现为一系列中枢神经系统及躯体运动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咳嗽、运动麻痹等,动物死前多出现数次跳跃,狂躁不安,继之肢体抽搐、震颤、瞳孔散大、遗尿,最后死于呼吸衰竭。生川乌单行动物中毒反应的潜伏期为2.6-9.3min;恢复时间为43.3-250.0 min;死亡时间为8.0-29.5 min。生川乌配伍全瓜萎动物中毒反应的潜伏期为3.40-4.60,恢复时间为54.6-1126.0 min;死亡时间为8.67-13.7min。   生川乌单行LD50为9.26g/kg,95%可信限为7.70 g/kg-11.15g/kg。生川乌配伍全瓜萎LD50为7.48g/kg,95%可信限为6.40 g/kg-8.74 g/kg。生川乌单行水浸剂LD50大于生川乌配伍全瓜蒌LD50。   2.长期毒性   2.1.一般状态实验期间,各组动物无死亡,一般状况良好。给药组动物体重增长率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   2.2.毒性反应症状各给药组动物均于给药后5-10min出现不同程度的活动减少、恶心、呕吐、咳嗽等中毒症状。毒性反应程度与给药剂量呈正相关,毒性反应在给药后3-5 h内逐渐消失。对照组动物未出现上述症状。   2.3.脏器指数肉眼观察,大鼠脏器组织无异常变化。生川乌组及乌瓜配伍各剂量组雌性大鼠肾脏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胸腺系数低于对照组(P<0.05)。乌瓜配伍各剂量组与生川乌组雌性大鼠脏器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生川乌组及乌瓜配伍各剂量组雄性大鼠的各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乌瓜各剂量组与生川乌组雄性大鼠各脏器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5d,生川乌组及乌瓜配伍各剂量组大鼠脏器系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4.血液常规生川乌组及乌瓜配伍各剂量组雌性大鼠的红细胞数(RBC)高于对照组(P<0.05)。生川乌组与乌瓜配伍各剂量组雌性大鼠的血液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川乌组及乌瓜配伍各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血液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川乌组与乌瓜配伍各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血液学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停药15d,生川乌组及乌瓜配伍各剂量组大鼠血液学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5.血液生化学指标生川乌组大鼠(雌雄)血清AST、ALT及BU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   乌瓜配伍高剂量组大鼠(雌雄)血清AST、ALT、BUN、Cr、CK及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0.01);中剂量组雌性大鼠血清AST、ALT、LDH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雄性大鼠血清AST、ALT、BUN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低剂量组雄性大鼠血清AST、ALT及BUN水平高于对照组(氏P<0.05)。   乌瓜配伍高剂量组雌性大鼠BUN、Cr、CK水平高于生川乌组(P<0.05)。乌瓜配伍各剂量组雄性大鼠各项指标与生川乌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停药15d,乌瓜配伍高剂量组大鼠血清AST、AL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乌瓜配伍高剂量组其他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川乌组及乌瓜配伍中、低剂量组其他血清生化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6.病理组织学乌瓜配伍高剂量组大鼠心、肝、肾等组织细胞出现细胞坏死、水肿及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改变。乌头组及乌瓜配伍中、低剂量组大鼠主要脏器组织损伤较轻或无明显损伤。停药15d各剂量组大鼠主要脏器组织无明显损伤。   结论:   1.生川乌配伍全瓜蒌急性毒性强于生川乌单行。   2.生川乌配伍全瓜蒌水浸剂长期给药对大鼠心、肝、肾功能及组织学均有一定毒性,对大鼠体重增长率及血常规指标等无明显毒性。   3.生川乌配伍全瓜蒌水浸剂对雌性大鼠长期毒性强于雄性大鼠。   4.生川乌与伍全瓜蒌配伍应用对生川乌单行长期毒性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抽动障碍是儿童和青少年常见的慢性神经精神障碍疾病,主要表现为不随意、快速、重复的运动抽动和(或)无明显目的、突发性发声抽动,其发病男性多于女性,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
一、注重学情调查,精心编写“易学案”  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需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确立“三维目标”,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易学案”的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实现三维目标,一节课是否成功,首先要对自已的学生了解,同一个问题,应当以什么样的形式提出,这是首先要考虑的。“易学案”主要体现在“易”上,即“易”而“精”,不仅仅保证将学习内容简单化
在《灯下漫笔》这篇文章中,鲁迅先生总结了中国人几千年的历史。他认为中国人的命运就两种:一种是做稳了的奴隶;另一种是想做奴隶而不得。他认为中国人应该有第三样时代,并把这一希望寄托于中国的青年。  实际上中国的青年从孙中山开始一直在寻求这样的时代,时间是十九世纪后半叶。孙中山是广东中山人,早年留学欧美学医,结果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就好象希腊神话中的普罗米修斯,盗天堂之火给人间,他和他的同伴把民主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