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背景:皮肤光老化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出现的1064-nm Nd:YAG皮秒点阵激光是一种治疗皮肤光老化的新技术。目的:比较不同能量密度的1064-nm Nd:YAG皮秒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半脸对照法,纳入25例面部光老化受试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别采用低能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1064-nm Nd:YAG皮秒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共治疗3次,每次间隔4周。末次治疗后4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皮肤光老化日益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出现的1064-nm Nd:YAG皮秒点阵激光是一种治疗皮肤光老化的新技术。目的:比较不同能量密度的1064-nm Nd:YAG皮秒点阵激光治疗面部光老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自身半脸对照法,纳入25例面部光老化受试者,使用随机数字法分别采用低能量密度和高能量密度的1064-nm Nd:YAG皮秒点阵激光进行治疗,共治疗3次,每次间隔4周。末次治疗后4周,3名医生使用整体光老化评分(Global Score for Photoaging,GSP)、亚洲光老化图像尺(Asian Photographic Scale,APS)、整体美容效果改善评分(Global Aesthetic Improvement Score,GAIS)对接受治疗前后两侧面部光老化程度进行盲法评价。疼痛评价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患者满意度在末次治疗后4周进行评价。结果:23名受试者完成所有治疗及随访。3次治疗后4周随访时,低能量密度组和高能量密度组的受试者GSP由3.07±0.63分别下降到2.86±0.60和2.75±0.63,两组疗前及疗后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两组之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低能量密度组和高能量密度组的受试者APS皱纹评分疗前疗后分别从3.32±0.99 和 3.32±0.99 降至 3.14±0.97 和 3.03±0.97(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之间比较也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APS的色素评分从2.48±0.99和2.41±1.02分别降至2.22±1.0和2.13±1.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能量密度组疼痛度评分低于高能量密度组(P<0.05),且术后反应消退时间短于高能量密度组。结论:低能量密度与高能量密度的1064-nm Nd:YAG皮秒点阵激光均可有效、安全地治疗面部皮肤光老化,高能量密度疗效优于低能量密度,但改善色素异常的疗效与低能量密度相当。低能量密度治疗舒适度及恢复速度优于高能量密度。
其他文献
背景与目的: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炎、心肌肥厚及心力衰竭等多种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常伴随心脏功能障碍,心肌细胞损伤是其重要的病理基础。抑制氧化应激、钙超载、心肌细胞凋亡等,继而改善心脏功能紊乱,是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研究热点。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甲硫氨酸代谢过程产生的含硫非必需氨基酸,是心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持久的血清高浓度Hcy可诱导氧化应激及心肌细胞
背景:大量失血极易引起失血性休克,其治疗的关键措施是及时进行液体复苏,恢复循环血容量和氧供。羟乙基淀粉(hydroxydthyl starch,HES)是临床上常用的复苏液之一,在失血性休克患者救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法为组织器官供氧。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HBOCs)是一类由无基质血红蛋白(hemoglobin,Hb)通过化学修饰等
目的:肠道损伤是大剂量电离辐射(IR)照射后患者于第一周内死亡的主要原因,也是盆腹腔肿瘤患者接受放射治疗后出现的主要副作用。黄芩素是一种植物源黄酮类化合物,可通过抗氧化应激、抗凋亡、抗炎症等机制缓解多种疾病损伤。在本研究中,我们评估了黄芩素对电离辐射诱导肠道损伤的防护作用,并对其辐射防护机制进行了探究。方法:在细胞水平,通过CCK-8法检测不同剂量X射线照射和不同黄芩素给药浓度对鼠小肠上皮细胞(I
背景拓扑异构酶Ⅱα(TOP2A)是肿瘤细胞增殖的标志。目前其运用最广泛的检测方法为免疫组织化学法(IHC),但是TOP2AIHC的界值没有统一的标准,且其预后价值存在争议。本研究旨在确定中国早期乳腺癌患者中TOP2A蛋白的预后界值并研究TOP2A蛋白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以期为早期乳腺癌患者预后评估提供依据。方法前瞻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
研究背景:毛囊角化病(keratosis follicularis,Darier’s disease,DD,OMIM 124200)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角化不良性疾病,1889年由Darier和White首次报道。皮损表现以角化性丘疹和疣状斑块为主,常发生于头面、发际、胸背部等皮脂溢出区域及皮肤皱褶处。累及甲板可出现甲远端V形裂口、红白相间纵向条纹等,掌跖、黏膜也可受累。紫外线照射、摩擦
长春花含有多种单萜类吲哚生物碱(monoterpenoid indole alkaloids,MIAs),既是研究MIA生物合成途径的模式植物,也是抗癌药物长春碱和长春新碱的唯一植物来源。研究长春花中MIA的生物合成、调控和运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可为MIA类药物的生产和研发奠定基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scRNA-seq)是一项在单细胞水
背景:胸腹主动脉人工血管置换术是胸腹主动脉瘤的主要外科治疗方法,但该手术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脊髓损伤为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后严重并发症之一,可导致双下肢截瘫或轻瘫,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目的:研究胸腹降主动脉置换术后发生脊髓损伤事件的围术期风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8年9月共130名行胸腹降主动脉置换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有无发生脊髓损伤事件,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脊髓损伤组。对所有变量
兰科是植物界中的第二大科,其物种广泛地分布于世界上除少数极端环境以外的多种陆地生态系统中,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按照其生长习性,兰科植物可划分为地生兰、附生兰与石生兰。自然条件下,大多数兰科植物种子依赖兰科菌根真菌(Orchidmycorrhizal fungi,OMF)供给营养才能萌发,从而菌根真菌可以影响兰科植物的分布及其生长发育。已有研究表明,地生兰与附生兰的菌根真菌类群之间存在一条显著的生
背景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是一种常见的皮肤恶性肿瘤,目前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ID家族可通过抑制碱性螺旋环螺旋转录因子(basichelix-loop-helix,bHLH)结合DNA的能力,进而影响细胞增殖和分化等一系列生物学过程。近年来,ID家族与肿瘤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中在TGF-β这一经典信号通路中,ID4被认
近年来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的发病率迅速增加,尤其是在儿童和年轻人中,呈现出年轻化趋势。目前,胰岛素仍是T1D最主要的临床治疗方法,然而胰岛素并不能阻止T1D的进一步恶化。大量研究提出抗原特异性免疫耐受诱导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预防或延缓T1D进程的免疫治疗方法,然而临床试验中,接种单一T1D自身抗原诱导免疫耐受的免疫治疗方式几乎无法对T1D产生治疗效果。超分子水凝胶肽因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