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路径优化研究

来源 :南宁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oiche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阶段,尽管广西易地扶贫搬迁的短期脱贫效果比较明显,但对于易地扶贫搬迁的长期性、复杂性以及艰巨性,各相关方的认识不足。而且广西是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地区,城镇化率在全国处于较低水平且在全国各省中处于靠后位置。广西由于致贫原因多样性、扶贫开发工作的复杂性以及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该地区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不可能只有一种方式,而应该有多元化路径。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应该是多元路径中的一种有效路径。在政府的推动和相关国家扶贫开发政策的指导下,以“避灾减贫”为主要目标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既加速了广西新型城镇化发展进程,也拉动了广西易地扶贫搬迁区域的经济快速发展,提高了贫困群众的民生福祉。很显然,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作为一种易地扶贫模式和新型城镇化推进模式,具有其特定的历史轨迹和现实必然性。《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明确要求坚持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相结合。因此,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所采用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法、参与观察法、深度访谈法,在此基础上以广西为例,以目前广西开展易地扶贫搬迁面临诸多挑战为基础,从理论上比较系统地分析、阐述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创新性地提出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优化。本研究主要有六个部分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对本研究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进行说明,简要阐述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并对研究创新之处以及理论支撑加以明确。第二章是易地扶贫搬迁和新型城镇化的相关研究动态及述评,梳理了国外对生态移民和城镇化方面的研究和国内对易地扶贫搬迁和新型城镇化方面的研究,并对易地扶贫搬迁、新型城镇化及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和定义。第三章分析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的历程及现状。第四章是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问题的分析。第五章是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存在困境的原因分析。第六章提出促进广西易地扶贫搬迁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路径优化。
其他文献
本论文旨在通过系统梳理习近平新时代关于两岸关系的重要论述,系统研究习近平对台思想与对台工作实践中所具有引领性、创新性贡献及其对“一国两制”思想的创新性发展,阐述习近平相关论述对实现祖国最后统一的重大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台湾问题的解决和祖国完全统一的实现面临更加复杂的新问题、新挑战。论文第一部分,全面分析了习近平新时代关于两岸关系重要论述的时代背景,分析阐述了新时代台湾回归所面临的内外
旅游扶贫作为产业扶贫方式之一,具有生态优势、经济优势和可持续生计优势,是一种“造血式扶贫”方式,而旅游扶贫是否能够真正发挥作用,旅游脱贫户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值得深入研究。以那坡县旅游脱贫户为研究对象,依据MOA、可持续生计等理论,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和结构方程模型等方法,从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经济结果感知、社会结果感知、文化结果感知、政治结果感知、环境结果感知、行为意向9个维度设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成为学者关注的重点领域,并逐渐趋于饱和,而关于教学名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却很少涉及。从已知文献得知,大多学者多是从高职院校教师如何成为高职院校教学名师的角度出发,研究教学名师的特性以及成名的历程。从高职院校教学名师“成名”后视角出发研究教学名师专业发展很少,不失为一种遗憾。随着国家“万人计划”以及广西教学名师遴选工作的开展,广西高职院校教学名师得到扩充,但相对于整个广西高职院
近年,国家有关研学旅行课程的政策文件出台频繁,2017年教育部颁发《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其中明确将研学旅行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范围。但研学旅行课程化在推进的同时遇到了很多的问题。因此,在新一轮课程课程改革下,研学旅行课程评价体系的完善也是推动学科核心素养评价体系,促进素质教育发展的重要载体之一。基于CIPP课程评价模式,将评价对象划分为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过程以及课程实施效果四个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渐推进,各个国家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各种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有效配置。资本的跨国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外直接投资也逐渐成为各国或地区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方式,是各国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对外投资活动能为母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相关产业的转型升级,并有效促进母国居民收入的提高。但与此同时,对外直接投资的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对外直接投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
国际产能合作是使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重要合作方式。在国际产能合作中,产业通过各种形式的转移,使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具有了密切的联系,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我国推动的国际产能合作,不仅仅在承接和输出产业产能中获取了产业转型升级的动力和空间,更重要的是,国际产能合作通过“共商共建共享”的理念与方式,还有助于调整区域间发展的不均衡和差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愿景
人地关系一直以来是学习地理的主线,而地理教材又是学习地理的载体,故而地理教材中正确阐述人地协调观是学习地理的必然要求。论文将人地协调观与初中地理教材进行结合,以我国湘教版初中地理教材及英国霍德版初中地理教材为对比蓝本,分析两版教材在落实人地协调观上的特点,从而提出在落实人地协调观方面我国初中地理教材可借鉴之处。全文由绪论、正文、结论三部分构成,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绪论阐述本文研
成年人作为社会主要群体,是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中流砥柱,其体质状况,不言而喻,将直接影响我国未来的发展和前进动力。然而,近些年来,我国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显示:成年人肥胖、身体素质下滑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在物质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下,人们的体质状况却没有得到好转,令人深思。本文以南昌市20-59岁成年人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测试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借助2014年国民体质监测工作
基于新高考改革背景之下,从地理学科的发展趋势分析可得: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日渐显著。研学旅行是课堂的一种新综合实践性形式,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实行有效地衔接,吻合四大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依据阶段性的学情特点,开发凸显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研学旅行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先进的课程理念,是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论文一共包括六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分别对论文选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内容和方法、文献
自苏联解体和哈萨克斯坦独立以来,后者作为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和多文化的国家,语言政策经历了从哈萨克语国语化到哈萨克语、俄语并重的双语政策,再到哈萨克语、俄语、英语三语并行发展的语言政策的变迁。总体而言,哈萨克斯坦语言政策的最大任务是处理好哈萨克语和俄语之间的关系。自独立之日起,哈萨克斯坦民族开始意识觉醒,因此该国力图重塑受苏联影响极大的国家认同,维护国家的安全稳定,促进社会的繁荣发展。本文选取哈萨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