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金丹道教起事研究

来源 :辽宁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xiuyang5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891年热河地区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金丹道教起事。这次不仅起事涉及范围广,涉及朝阳、建昌、平泉、赤峰四州县并波及直隶、奉天两省,并且时间短、规模大,起事者在短短的时间之内,聚集数万人。起事者摧毁县衙、外国教堂,烧毁蒙古王公府第,在当时震惊一时,给清朝统治者、外国侵略势力、蒙古王公以沉重打击。本文主要以金丹道教为切入点,介绍这个组织的成立及当时的种种矛盾,最终引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大起事。本文由三个部分组成,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题为“金丹道教的形成”。阐述了金丹道的渊源,金丹道教是在什么情况下组织起来的以及这次起事的背景。当时天灾严重,官员腐败,蒙古族人与汉族人之间的矛盾重重以及外国教会的渗透,最终金丹道教应运而生。第二部分题为“金丹道教的起事”。首先攻打贝子府,以贝子府为导火线,拉开了起事的序幕。后来起事蔓延朝阳、建昌、平泉、赤峰四州县,最终被清军迅速镇压,最后失败。第三部分题为“对金丹道教起事的在思考”。主要阐述了金丹道教起事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首先,这次起事迅速失败的原因;其次,对洋人“恶行”的质疑及金丹、在理二教与天主教的冲突;再次,关于金丹道教起事性质的界定;最后,全文系统的结语。
其他文献
本文在广泛而深入查阅西文文献的基础上,对近代西方人介绍台湾社会的著述和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梳理。综合运用了历史学研究方法、比较法以及人类学、东方学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
东三省中日记者三次大会是东北地区新闻界重要的历史事件,它开创了东三省记者对外交流的新局面。三次大会也是记者地位提高的标志,是东北地区报人实力增强的见证,在中日交流史
本文主要探讨日本在殖民统治东北14年中对东北电信事业统制的确立发展,并分析其对电信业统制的后果。全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论述九一八事变之前的东北电信业概况:在李鸿
指出高校电子阅览室没有发挥出高等院校的核心价值作用,没有体现出教师学生图书馆理员的学科主导作用,原因是虚拟社会与现实社会同样具有的商业价值观,图书馆公益性原则与现实社
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以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统计源,从学科馆员制度研究文献的年度、期刊、作者、主题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学科馆员”制度在我国尚处于探
动手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强调的重点。在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方面,化学具有较大的优势,学生可以自己根据实验步骤进行化学演示
国际货运代理业务管理系统,是一套具有通用性和可扩充性的管理系统.在详细了解某货运代理公司的实际业务流程的前提下,参照国际物流信息管理模式,采用迭代式开发方法,运用复
<正> 对山水诗的界说着眼于自身结构系统的剖析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略从宏观上对山水诗与山水美学关系进行深入探讨。这不仅因为山水诗是山水美学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且也因为
介绍了TMN的基本概念,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了TMN的体系结构,并指出了现行TMN的不足之处。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主动网络技术的电信网络管理模型-ATMN。
Nyquist-Shannon采样定理从提出至今已经过了近70年的发展历程,为模拟世界到数字世界的转变作出了巨大贡献。在这70年的进程中,围绕如何在不丢失信号中有用信息的前提下,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