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外膜细胞与血管成形术后再狭窄关系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devil521zh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管成形术后较高的再狭窄率是血管介入放射学发展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在血管再狭窄机制研究中,较为公认的看法是血管中膜平滑细胞增殖、迁移是新生内膜增厚的关键因素。但近期有学者研究认为,血管外膜参与了再狭窄的形成,外膜成纤维细胞向血管内膜迁移是导致新生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外膜细胞是否向内膜迁移存在争议。如存在外膜细胞迁移,其机制尚不明确。本实验以改良导丝法建立大鼠颈动脉PTA后再狭窄模型;在此基础上标记外膜细胞,从蛋白水平研究外膜细胞向血管内膜迁移,判断外膜细胞与再狭窄的关系;在基因水平研究外膜细胞表达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受体,再以反义寡核苷酸序列封闭受体的表达,抑制外膜细胞的迁移,探讨外膜细胞迁移机制,为PTA后再狭窄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第一部分 大鼠血管再狭窄模型研究:改良导丝法和球囊导管法再狭窄模型的比较 目的:以改良导丝法替代球囊导管法,建立一个优化等效的PTA后血管再狭窄模型。 材料和方法:分别以2F Forgarty球囊导管和介入治疗的导管鞘输送导丝建立大鼠颈动脉PTA后再狭窄模型,在术后3天、7天、14天和28天,采用DSA、MRA、光镜图像分析仪观察动脉损伤后的病理改变,比较两种制模法的实验成本、成功率、失血量、大鼠死亡率和实验效率。 结果:1.影像学表现:DSA和MRA显示,改良导丝法再狭窄模型颈动脉形成均匀的狭窄,球囊导管法模型形成间断、节段性不均匀血管狭窄,甚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至颈动脉远端闭塞。2.光镜下病理改变:两种制模方法均能导致血管内膜剥脱、中膜撕裂、早期血栓形成、外膜增厚、中后期新生内膜增厚和管腔狭窄。3.图像分析结果:两种方法不同时间点的血管外膜面积、内膜面积、管腔面积和血管狭窄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成本、成功率、失血量、大鼠死亡率和实验效率比较,两者有显著差异(P<0 .05),改良导丝法各参数显著优于球囊导管法再狭窄模型。 结论:改良导丝法和球囊导管法血管再狭窄模型的血管成形原理相同,在动脉损伤和血管病理性修复方面基本一致:但前者在优化实验操作、实验成功率、减少大鼠死亡率、实验成本和实验效率等方面超过后者。改良导丝法可以替代球囊导管法,为PTA后血管再狭窄研究提供动物实验模型。 第二部分 叮A后外膜细胞迁移增殖与血管再狭窄的研究 目的:通过BrDU标记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观察外膜成纤维细胞向新生内膜迁移,在蛋白水平探讨外膜细胞和PTA后再狭窄的关系。 材料和方法:改良导丝法制模以及机械性血管外膜直接损伤后,采用BrDU标记成纤维细胞,以免疫组化(BrDU单染结合a一actin复染)、光镜、电镜和图像分析仪观察3天、7天、14天和28天,血管外、中和内膜上与BrDU结合的成纤维细胞的动态分布。 结果:1.免疫组化染色:BrDU结合的外膜成纤维细胞在术后第3天外膜上分布较多,至第7天达到峰值并表达Q一actin,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成为肌成纤维细胞,ECM沉积;14天,外膜上阳性细胞数下降,中膜和内膜上数量显著上升,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第28天,外膜、中膜和内膜阳性细胞数量回归到基线,但内膜ECM沉积较多,内膜仍增厚,管腔狭窄。不同时间点,血管三层结构内阳性细胞数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 .05)。2.电镜观察:PTA后成纤维细胞胞浆饱满,线粒体增多,高尔基体增加,粗面内质网发达表面分泌颗粒丰富,合成大量微丝束,第7天和14天,发现肌成纤维细胞形成宽大的伪足,分别伸向血管外弹力板窗孔和内弹力板窗孔,呈现细胞天津医科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中文摘要向血管腔方向迁移趋势。 结论:Pl’A后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发生表型转化,合成分泌Q一actin;外膜成纤维细胞转化为肌成纤维细胞,向血管内膜迁移、增殖,成为新生内膜的细胞成分;外膜细胞和血管再狭窄有关。 第三部分 血管外膜细胞PDGFR一p的表达和反义寡核葺酸抑制 成纤维细胞迁移的血管再狭窄研究 目的:通过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血管外膜成纤维细胞在Pl人后表达PDGFR一p,以反义寡核普酸封闭PDGFR一p mRNA的翻译,减少PDGF作用靶点,抑制外膜细胞迁移和血管再狭窄,探讨外膜细胞迁移机制。 材料和方法:损伤双侧大鼠颈动脉,以PDGFR一p的mRNA反义一1寡核普酸(Al一ODN)涂抹一侧外膜,作为干预组;另一侧涂抹BrDU,作为对照组。以PDGFR一p寡核普酸原位杂交和BrDU的免疫组化检测AI一ODN干预前后,不同时间点成纤维细胞表达PDGFR一p和BrDU阳性细胞在血管各层上的动态变化。采用光镜和图像分析仪,分析干预组、对照组的血管再狭窄指标改变和PDGFR一p表达、BrDU阳性细胞变化关系。电镜观察外膜细胞亚微结构形态变化。 结果:1.原位杂交:颈动脉损伤后外膜成纤维细胞能够表达PDGFR一日,在时间和空间上,受体表达量的动态变化和BrDU阳性成纤维细胞动态分布
其他文献
供电企业客户服务系统是企业以用电客户为中心,全面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的现代化信息系统;是供电企业走向市场,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展示电力企业风彩的对外窗口;是电力
从比较法视角观察,进入刑事诉讼的行政执法证据包括行政机关正当执法获得的证据、行政机关"假借行政调查之名"获得的证据、行政机关与侦查机关"共同调查"获得的证据三种类型
评析老子的“贵柔守雌”思想徐艳芳《老子》是一部探索宇宙、社会和人生的道家哲学著作。它的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丰富多彩。其重要思想之一就是“贵柔守雌”。该哲学思想对于
“相遇”义动词是语言中常见的一类动词,但目前还未见到对汉语“相遇”义动词全面的、通史性的研究。本文运用大量数据,细致描写了“相遇”义动词“遇”“逢”“遭”“值”“
当前,新课程改革进入到深化阶段,物理概念教学已经发生了可喜的改变.但是,面对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新要求,概念教学需要在具身认知理论的指引下进一步发展.具身认知理论下的物
本文在对现代汉语负极性语气副词进行界定后,基于使用频率、研究现状及词汇语义,选取其中的“绝”“死活”“千万”“万万”为研究对象,从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对其进行
目的:采用温针灸为干预手段观察其对寒凝血瘀型继发性闭经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探讨本干预方法对卵巢、子宫动脉血流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采用温
文章对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的“三农”专刊——《新农村》周刊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运用多级抽样法对其自2003年创刊以来至2018年底16年间的报道进行抽样,得到938篇
趋向动词是蒙古族学生学习汉语的语法难点之一。本文以蒙古族小学正在学习汉语的五、六年级学生在口语或书面语当中使用的趋向动词为研究对象,考察蒙古族学生趋向动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