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素纤维在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领域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8411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我国地表水普遍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尤其是水体富营养化严重,影响水体功能与社会环境。碳素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环境材料,目前在水处理领域逐渐得到重视。本论文针对我国水环境污染现状和特征,对碳素纤维开展应用研究,主要研究碳素纤维对水质的净化特征与机理及污染物去除影响因素;碳素纤维生物膜对藻类数量与群落结构的影响,尤其是对蓝藻爆发的抑制效果;开发一种生物膜与铁碳微电解协同脱氮除磷新方法。(1)通过利用碳素纤维对城市黑臭河流挂膜去除污染物实验发现,碳素纤维表面三天形成成熟生物膜,碳素纤维挂膜启动快、生物相丰富,体现了生物亲和性的特点。碳素纤维生物膜处理富营养化河水,浊度、总氮、总磷、氨氮去除效果好,其去除率分别可达90%、40%、60%、98%。总氮与浊度(r=0.912,P<0.01)、总磷与浊度(r=0.918,P<0.01)都是显著性正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氮、总磷的去除机制主要是碳素纤维对颗粒悬浮态污染物的吸附作用。磷酸盐磷的浓度与硝酸盐氮的浓度有显著的相关性(r=0.856,P<0.01),这可能是生物膜外部好氧、内部厌氧环境造成的。(2)利用河流原位布置成熟的碳素纤维生物膜考察污染物去除影响因素实验发现,酸性环境对氨氮、总磷去除效果影响大,pH为5时氨氮与磷的去除被完全抑制,而碱性环境对总有机碳去除影响大,偏碱性条件有利于污染物的去除。pH为7~8、溶解氧浓度为5~5.8mg/L、停留时间为6~8小时是去除污染物较佳的反应条件。添加碳源对氨氮去除率没有影响,但能显著提高总氮、总磷、总有机碳的去除效果。(3)对布置碳素纤维的水体进行藻类监测分析,发现碳素纤维形成生物膜对蓝藻有抑制作用并能改变藻类的种群结构和丰富生物多样性。在试验条件下,对照水体蓝绿藻迅速生长,并很快蓝藻爆发,蓝藻平均密度所占比例为47.2%。碳素纤维处理水体蓝藻细胞密度低,平均所占比例仅为22.4%,且达最大的时间比对照水体延迟6天。CF水体藻类生物多样性要优于对照水体,碳素纤维处理水体以硅藻占优且优势种是具槽直链藻,而对照水体主要以蓝藻占优,且优势种为小颤藻。(4)设计构建铁碳微电极,利用碳素纤维作为生物膜载体同时又作为微电解电极材料进行协同脱氮除磷的新方法对河水净化效果表明,铁碳微电解对生物膜脱氮性能影响不大,但能显著提高总磷和总有机碳的去除效果。铁碳微电解处理后出水总磷平均浓度低于0.1mg/L,总磷平均去除率从23.0%提高到93.3%,去除率提高约70%;TOC的平均去除率从24.7%提高到37.5%,去除率提高约13%。铁碳微电解对总磷的去除稳定,但对TOC的去除效果有一个最大值,去除率先升高后下降,这可能与电解反应的进行程度有关。
其他文献
公司治理理论的基础是资本结构,它反应了长期债务与股权的分配比例情况,而债务融资是长期债务的来源,因此债务融资对于完善公司治理制度,提高公司绩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的加深,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世界经济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的会计环境以及会计改革做出了不断的调整,为了适应全球经济的发展同时增强国内企业的
中国诗史实录大纲吴光兴“中国诗史实录”是一项以原生形态的中国诗史为对象的系列研究,也尝试使用了一套技术方法。它的初步结论是:1、结合诗歌观念与诗歌实践考察,从三世纪初叶
镇痛药分为阿片类与非阿片类,其合理的应用,对于各种恶性病晚期患者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本文主要讲述了镇痛药的不良反应及处理。镇痛药不良反应临床可见:便秘,恶心、呕吐,消
21世纪营销理论的新焦点是网络营销,它为中小型企业参与国际竞争提供了条件,文章从微观的角度对中小企业发展网络营销的对策做出阐述。
<正>玉璧、玉瑗、玉环、玉是中国古代很重要的瑞玉,自新石器时代出现以来,一直延续于清代。其历史久远,作用不断地发展演变,内容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复杂,品种之多,文化内涵之
韩少功的创作精神是乡村文化与现代理性复杂交织的结果。两种文化的纠结冲突,构成了韩少功文学世界的内在紧张,也导致了其创作历程中显著的阶段性变异。这一文化精神的形成,
图像边缘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图像处理技术,它能提取出包含图像重要特征信息的边缘,为图像分割、融合与特征识别等后续处理奠定基础。边缘检测对象大多是灰度图像,而随着时代
在私营企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今天,公司必须在如何促进员工积极性方面下足功夫,才能保证公司整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而员工积极性的影响主要是领导层因素,工作氛围,激励机制
在信息化浪潮的推动下,各国科技和经济实力的不断提高,单纯依靠科技情报已不能满足人们对特定决策任务的情报需求,一种以竞争对手分析研究为核心、专指性更强、决策参考意义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