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融合:论《怀疑:一则寓言》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jian10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很多人看来,文学作品的艺术价值和商业价值经常是对立的:艺术性强就意味着阳春白雪,其大胆的创新虽赢得专业评论家的认可,但晦涩难懂的内容或创作手法却拉开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不易得到大众的认同。商业性强则意味着艺术趣味平庸,只迎合当时观众的口味,却难成经典。当代美国戏剧家约翰·帕特里克·尚利(John Patrick Shanley,1950—)的代表作《怀疑:一则寓言》于2005年在百老汇上演超过500场,并斩获当年的普利策戏剧奖,该剧既迎合了大众口味又满足了专业眼光,是一部既叫好又叫座的作品。本文将从《怀疑》的创作主题、时代背景、人物、语言和情节等方面切入,与文本分析相结合,从而揭示《怀疑》中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特征和创作技巧融合的独特魅力。本文旨在从主题、人物、叙事技巧三个方面探讨《怀疑》的现实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融合。就主题方面而言,《怀疑》体现了传统现实主义对社会现实的模仿。基于自己儿时的经历,尚利真实地再现了 20世纪60年代宗教变革背景下的教会以及动荡不安的社会面貌。但该剧又是一则寓言,暗讽21世纪初期美国政府因怀疑引发伊拉克战争,同时揭露当代美国民众的因怀疑引发的信仰困境。《怀疑》的主题涉及政治、宗教、种族、女权诸多方面,极大体现了后现代社会的多元性和不确定性。在人物刻画上,尚利一定程度上回归传统现实主义人物描写的手法,与后现代主义戏剧中人物仅仅作为符号不同,《怀疑》中的神父、修女等人物真实生动。在语言上,清晰易懂,不再玩文字游戏。由于60年代美国社会对同性恋、黑人的认同有所局限,剧中人物常使用委婉语以贴合时代特征。但同时剧中人物善恶难辨,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和模糊性。在叙事形式上,尚利沿用传统现实主义的线性叙事手段,故事脉络清晰,但同时利用关键情节的缺失,使得该剧悬念重重。开放式的结局导致悬念未落,矛盾未解决,为剧本的最终意义增加了阐释空间,从而引发读者积极思考和讨论,《怀疑》的魅力和张力得以充分体现。通过细致的文本分析,本文得出结论:《怀疑:一则寓言》现实主义特征和后现代主义创作技巧的巧妙融合,使得该剧受到大众热捧和专业好评,成为一部佳作。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对颈椎矢状平衡参数的影像学测量及相关性分析,研究颈椎矢状平衡参数与颈椎病发生的相关性,探讨颈椎矢状平衡参数用于指导术后矢状平衡重建的可行性。【方法】选
在传统的控制系统中,串级PID控制系统对改善控制品质有其独到之处,广泛应用于在工业过程控制中。串级PID控制系统适用于具有容量滞后较大、纯时延较大、扰动变化激烈而且幅度大、参数互相关联、非线性等特点的工业生产过程。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对过程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串级PID控制系统有时难以满足过程控制的更高要求。因而,运用先进控制算法改进原有的串级PID控制系统,来保持生产稳定、降
“从案到人”的侦查模式在案件侦破过程中始终发挥着重大的作用。“从人到案”的模式弥补了传统侦破方法的不足,体现了“主动进攻,先发制敌”的战略思想,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价
<正> 梅兰芳先生的表演艺术特点,是“以少概多”,犹如古代的五言绝句,在短短的二十字里,含义极丰,意境深远,格律严整,余味无穷。 “少”决不意味着简单,而是精炼。表演艺术做
认识蛋白质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了解蛋白质如何行使其生物功能,无论是对于生物学还是对于医药学都是非常重要的,而这些都需要知道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因此预测蛋白质的
通过对全国知识产权贯标辅导机构辅导业务的调查和分析,探讨各类辅导机构在辅导模式、辅导内容、辅导效果上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初步提出对贯标辅导机构的监管建议。
犯罪学研究的犯罪人应当是理性的犯罪人。行为人选择犯罪虽然在价值理性的角度看存在不理性的成分,但是犯罪学的研究应当注重犯罪人行为的实践理性与工具理性。犯罪人对犯罪
“中国制造2025”计划纲要的提出和实施,给纺织这个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特别是纺织工业“十三五”规划将我国纺织业“十三五”重要任务确定为“
飞行控制系统是飞行器最关键的部分之一,它直接影响飞行器的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然而,飞行控制系统本身是一个及其复杂的控制系统。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飞行器的
本报讯 北京市800多座、特别是各奥运场馆周边地区100多座密闭式垃圾收集站除臭降尘的难题,被一家并不起眼的区级科研所攻克———11月11日,北京市海淀环卫科研所一项名为“奥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