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农田土壤中有机物料分解特性及影响因素

来源 :中国农业科学院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elongyu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物料施用是促进农田土壤碳贮存的主要措施。但农田土壤中有机物料分解的主控因子存在分歧,且缺乏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有机物料分解过程的联系。针对这一科学问题,本研究选取跨越我国北部至南部的典型旱作农田土壤(黑土、潮土和红壤),同时选取我国农田中常用有机物料(秸秆、根茬和有机肥),通过土壤原位试验和移位试验,以有机物料腐殖化系数、稳定碳组分、分解速率常数(k)、土壤微生物量等指标衡量有机物料分解特性,田间条件下研究气候、土壤类型及有机物料质量对有机物料分解的影响,同时采用Biolog方法研究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变化,明确气候、土壤类型及有机物料质量对我国典型旱作农田土壤中有机物料分解的影响机制,探明微生物功能多样性与有机物料分解过程的联系。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建立了土壤积温与有机物料分解的双组分动力学方程,预测了有机物料在我国不同区域的分解特征。秸秆类和有机肥在我国不同气候区分解一年后的残留率分别为23-73%和38-86%,分解四年后的残留率分别为19-35%和33-61%。说明有机肥的施用是提高土壤有机碳累积的较好措施。2.土壤、气候和有机物料及其交互作用均显著影响有机物料的腐殖化系数、稳定碳组分和分解速率常数,但有机物料是腐殖化系数、稳定碳组分及分解速率常数的主控因子,其对各自方差的解释率分别为 77.32%、71.75%和 37.20%。3.有机物料是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主控因子。有机物料分解1个月和12个月,有机物料对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的方差解释率为29.5-50.9%。有机物料的碳氮比及氮含量是主要参数。4.土壤是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主控因子。特别是在有机物料分解12个月时,土壤对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衡量指标,如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丰富度(Shannon,H’)、优势度(Simpson,D))和均匀度(McIntosh,U)的方差解释率为61.8-82.8%。土壤有机碳和粘粒含量是主要参数。
其他文献
为了探究铜离子(Cu2+)对土壤生态环境中重要的生物蚯蚓的毒性作用,笔者研究了人工土壤中硫酸铜污染胁迫对安德爱胜蚓(Eisenia andrei)的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
<正>在中国,"慎终追远"是传统礼仪和孝道的核心内容,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祭奠文化"——每年的清明节前后,无论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普通百姓家庭,还是政府部门出于教育引导
通过对XX地铁车站地质状况、周边环境、建筑性质、空调负荷以及现阶段地源热泵技术运用情况的分析,对XX地铁车站在工程技术上采用地源热泵技术进行了可行性研究,提出了比较可
万全在《幼科发挥》中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对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病证诊法、五脏论治、调理脾胃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其精辟之论和独特经验,对后世很有启迪和借鉴作用。
本文分析美国小说家、诗人赫尔曼&#183;麦尔维尔的抒情诗《纪念海军胜利》的语音模式,发现语音层面上存在的冲突现象却对应着意义的连贯,最终实现了一种融合与平衡的艺术效果。
角色错位是一种病态心理,对青少年健全人格的形成,知识的接受都产生了严重的制约,甚至给他人或社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危害.这种病态心理主要是由于长期受不良影视媒体和网络世界
差异不仅是一种秩序结构 ,而且也是一种价值现象。由于价值世界本质上是一种语言世界 ,因而价值发现与差异性原则之间具有强势的人为约定性 ,它们是在主体的自主论述中被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