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er95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专业素养是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情意三元因子交融补益的有机体。其中专业知识是前提,专业情意是基础,专业能力是关键。始于2000年的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从“国培”、“省培”、“市培”,实现了基础教育教师专业知识换档提质,然而专业能力的提升和专业情意的育成似乎收效甚微。追其根源,能力提升与情意蕴育需要土壤——教师实际工作的学校、教师教学的课堂、教师时刻互动的学生。为此,“回归学校”、“回到课堂”、“回应学生”,成为基础教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时代呼唤。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教师专业发展模式之一,其理念是基于学校地理环境,学校开展教师专业发展类活动而实现教师发展,进而实现学校和教师双发展的“共赢”效益。因此,本研究围绕着“如何有效持续的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进行探索和分析,回答了“为什么教师专业发展模式要转向学校的问题”、“如何建构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理论”、以及“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是否可行”等问题,为回答这类问题,本文借助文献分析、个案调查等方法展开了研究。本文共六部分。第一部分是导论。梳理了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相关研究得出了结论:教师专业发展理论研究处于初级阶段,不同学校和教师需要不同的发展模式,传统以“自上而下”、“短期集中批量”、“理论学习”等为主的培训模式不能满足所有教师发展需求,基于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较少,由此说明了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价值。第二部分从理论、政策、实践三方面揭示了教师专业发展为何要回归学校。首先从理论角度表现为教师作为发展的主体地位、教师专业发展的短期和长期目标相结合,并且教师专业发展应是可持续势态。其次,对教师教育和培训相关政策梳理,可看出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创新是政策导向使然。从实践角度审视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仍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计划性与复杂性、个体性与群体性之间的三重矛盾。由此,分析学校为教师专业发展实践提供了可行性、可能性、必然性。第三部分重点构建了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理论,首先说明了模式的理论基础源于教师学习理论、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行动学习理论等,从地理、政治、组织三个属性说明了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的内涵。并揭示了模式的特征,即针对性、自主性、多样性。由此构建了“一个中心三方驱动四个环节”的学校本位模式,“一个中心”即指教师发展中心,“三方驱动”指专家指导、校际合作、教师互助,“四个环节”包括了问题分析与诊断、方案设计与启动、校本开展与监督、行动反馈与总结,实现教师专业发展的开放、持续地动态过程。第四部分阐述了学校本位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撑条件,基于如何有效的实践学校本位模式理论,从内部机制和外部保障两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和说明。第五部分通过个案研究,以重庆市A中学位研究对象,揭示了该学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模式实践探索过程。该部分首先简述了A中学基本情况,对A中学的教师发展面临的问题和现状进行分析和整理,通过多方访谈和调查发现教师发展所面临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观念相对传统、教学方式相对单一等实际问题,属于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专业情意和专业能力的两大因子范围。并分析了该中学所拥有的发展条件即教师教育指导专家团队、联盟学校资源共享和教师发展的制度保障,针对A中学的教师发展现状,由此制定和实施了“三个工程”,即“教师理念提升工程”、“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教师专业发展自我设计工程”,旨在提升教师自主发展意识、教学能力提升、自我发展规划意识等。第六部分是本文结语,包括了对A中学实施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改革创新等总结和反思,以及对该模式实践的推广进行分析与建议。
其他文献
<正>【教材解读】本次授课内容为人教版四年级上册Unit 3 Part B Read and write,所在单元的主题是My Friends。本节课是一节读写课,分为读、写两部分。读,即要求学生能阅读
“鹤鸣兄:吾兄系本公司发起人之一,现公司生意兴隆,望速前来参与经营。”这是陈列在李达纪念馆的一封短信,是毛泽东写给李达的。
糖脂代谢失调性疾病是指因体内糖脂代谢异常而造成全身脏器损伤及功能减退的一类疾病,其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高血糖、高血脂、肝脂蓄积以及胰岛素抵抗等。目前糖尿病、非酒精
确定微生物菌群特性是制麦管理与优化的关键一步。本研究以两个不同收获年份及两个同批次不同制麦方式的大麦为样品,采用两种非培养计数方法,即16S核糖体RNA(16S rRNA)末端限
翻译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显然并不成熟,因此要有自身的问题意识和学科边际。研究翻译的视角可以多种多样,但翻译研究学科却不可采取"泛翻译"或者"泛学科"的姿态,应该着力加强
网络化多智能体系统近年来受到来自科学与工程各个领域研究者越来越多的关注,是目前的研究热点。现实中的许多系统都呈现为网络化,例如:互联网,电力网络,交通网络,神经网络,
本文作者系统总结了吉林省内各地多年来农田设施人参的种植技术和成功经验,在利用高温发酵中药渣生产生物肥并成功培育出133.3 hm2人参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制订出农田设施人参
在新时期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中,笔者作为扶贫队队长,围绕如何实现“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实现贫困人群长效脱贫进行深入研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把“互联网+”
“过去提到水泥,人们的印象是有用的,污染的;现在,情况已经完全改观了,水泥是有用的,也是清洁的。”3月24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作为其支撑技术之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受到了国内外学者及研究人员的空前关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定位技术是其最基本的功能以及关键技术之一,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