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溶性稠油降粘剂的合成及对沥青质胶质的作用探讨

来源 :西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555j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常规原油可采量和产量的不断下降,稠油的开采在我国显得日益重要。由于稠油具有高粘度和高凝固点,流动性差,不易开采等问题,降粘、改善流动性是稠油开采的关键,其中油溶性稠油降粘剂是当前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在已有油溶性降粘剂降粘机理的研究基础上,通过使用季戊四醇、十八烷醇与邻苯二甲酸酐作为反应物,甲苯作为带水剂,对甲苯磺酸作为催化剂合成了了一种小分子含有长链烷基与极性基团的油溶性降粘剂。通过粘温曲线和原油四组分分析,先选取了一种沥青质与胶质含量较低的高粘度原油。根据降粘效果知较佳单体配比为0.0050mol、0.0100mol与0.0l00mol,500ppm时的最佳降粘效果为61.10%。使用GC-MS分析饱和份中正构烷烃的碳数分布,以十四烷醇、十六烷醇与十八烷醇代替相对较佳单体配比下的十八烷醇合成含混合长链的降粘剂在500ppm时混合长链降粘剂的最佳降粘效果为65.10%。表明随着该降粘剂中长链组成与原油中饱和分中正构烷烃组成越匹配,降粘效果可进一步提高。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初步分析知该降粘剂对沥青质与胶质都具有一定的作用效果,对沥青质的作用效果优于胶质。通过粘温曲线和原油四组分分析,又选取了一种沥青质与胶质含量较高的高粘度原油。根据降粘效果知最佳初始加量为100ppm,季戊四醇、十八烷醇与邻苯二甲酸酐的摩尔加量为0.0015mol、0.0066mol与0.0100mol,催化剂对甲苯磺酸加量为0.07g,带水剂甲苯加量为1.0g,第一步实验温度为90℃,时间为2.5h;第二步实验温度为110℃,时间为1h。在50℃下,500ppm的降粘剂/甲苯溶液能够降低稠油的表观粘度53.76%。通过将降粘剂分别与原油中的沥青质、胶质进行作用并分析,对降粘机理进行了探究。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加剂前后胶质和沥青质表面形貌特征变化;分别向沥青质溶液和胶质溶液中加入正庚烷与乙醇作为不良溶剂来配置8种浓度试样溶液,分析沥青质与胶质的析出趋势;使用荧光显微镜观察加剂前后的沥青质、胶质溶液中颗粒的聚集形态;使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全波段扫描,通过对比加剂前后溶液的吸光度变化,可知降粘剂对胶质的分散溶解效果要强于沥青质;使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加入降粘剂前后的沥青质与胶质的结构;使用元素分析仪分析沥青质与胶质中的C、N、S元素含量,结果显示沥青质中的C与N元素少于胶质,而S元素为胶质的8倍,说明沥青质中的芳香类和环烷烃类物质较多且分子间作用力较胶质强。综上可知,该种小分子降粘剂对实验所用稠油具有较好的降粘效果,对不同的沥青质与胶质具有不同的作用效果。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予极低出生体质量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早期实施护理干预降低静脉炎发生率的效果。方法 40例PICC置管患儿分为对照
大学物理实验数据的处理是个繁杂过程,利用Excel应用软件对实验数据的精确度进行快速且有效评估不仅可行而且很有意义.
本报告翻译材料选自《气候变化教育中气候素养与创新之处》的第2-4章。该书由Springer于2018年出版,探讨了近年来气候变化教育领域最新研究动向。所选取的这三章主要研究了气候变化教育中电子学习和远程教育的应用。将这些章节译为汉语有助于丰富目前我国气候变化教育研究,更好地应对气候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为了探讨科学的词类转译方法,实现科技文本翻译的信息功能和交际功能,本报告采用了卡特福德的词类转换
如何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词块理论和词块法的提出为英语写作教学与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研究表明,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采用词块教学和
目的:以eCROPS防控模型为基础,设计网络化的糖尿病综合防控辅助系统,以帮助村医进行规范化的糖尿病防控管理,提高农村地区糖尿病的综合防控能力.方法:系统开发以微软Visual Stu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制度也更加完善与健全,新会计准则的颁布提升了会计核算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促进了企业会计制度的完善与发展,本文正是基于这种背景下,首先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