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轻度认知损害患者不同中医证型与血脂、血Hcy水平及人格特质的关系研究,为本病中医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并在新的医学模式下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就诊于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MCI患者244例,采集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中医四诊信息、血脂及血Hcy水平,并进行EPQ人格测评。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将患者辨证分型,对不同证型与血脂、血Hcy水平及EPQ人格维度进行关系研究,采用统计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的分析。结果:1.本组244例MCI患者中男性117(48%)例、女性127(52%)例,职业以体力劳动为主者、小学文化程度者及经常进行体育锻炼者构成比较高(P<0.05)。年龄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本组MCI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肾虚髓减证(76,31.1%)、痰浊阻窍证(67,27.5%)、气滞血瘀证(59,24.2%)、心脾两虚证(25,10.2%)、心肝阴虚证组(17,7.0%),其中以肾虚髓减证所占比例最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本组MCI患者中,痰浊阻窍证组TC、TG水平较其余四个证型组高(P<0.05);痰浊阻窍证组LDL-C水平较肾虚髓减证组、气滞血瘀证组高(P<0.05),不同证型MCI患者Hcy水平从大到小依次为:气滞血瘀证>肾虚髓减证、痰浊阻窍证>心肝阴虚证、心脾两虚证(P<0.05)。五组证型间血H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不同证型与血指标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肾虚髓减证为参照,血Hcy是心肝阴虚证(OR=0.796,P<0.05)与心脾两虚证(OR=0.829,P<0.05)的反向影响因素;血TG是痰浊阻窍证的危险因素(OR=1.521,P<0.05);血Hcy是气滞血瘀证的危险因素(OR=1.164,P<0.05)。5.本组MCI患者中,经艾森克人格测评,人格内向型多于外向型(P<0.05);情绪不稳定型多于稳定型(P<0.05);精神质维度以正常型居多(P<0.05)。气滞血瘀证组人格维度E分低于其他四个证型组(P<0.05);心肝阴虚证组N分高于其他四个证型组(P<0.05);不同中医证型组间P维度评分无差别(P>0.05)。6.不同证型与人格维度的Logistic回归分析:以肾虚髓减证为参照,人格N维度是心肝阴虚证的危险因素(OR=1.144,P<0.05);人格E维度是气滞血瘀证的反向影响因素(OR=0.901,P<0.05)。结论:1.本组MCI患者中,肾虚髓减证、痰浊阻窍证、气滞血瘀证是临床较常见的三个证型,需重点关注。2.MCI患者血Hcy水平与心肝阴虚证、心脾两虚证及气滞血瘀证有一定关系;血TG水平与痰浊阻窍证有关,可作为MCI辨证的客观依据。3.本组MCI患者中,内向型与情绪不稳定型人格多于外向、稳定型;其中气滞血瘀证、心肝阴虚证与分别与内向型、情绪不稳定型人格有一定的关系,心理因素干预可能是MCI的防治的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