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复方碳酸氢钠注射液对鼠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的影响及心肌细胞形态学的变化。探讨碱性缓冲液在心肺复苏中的心肌保护作用。
材料和方法:
将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S组(肾上腺素组)、C1组(碳酸氢钠组)、C2组(高剂量碳酸氢钠组)、V1组(复方碳酸氢钠组)、V2组(高剂量复方碳酸氢钠组)。采用呼气末夹闭气管的方法建立大鼠心肺复苏模型,常规监测心电,动脉血压。分别于窒息前、复苏成功即时、复苏成功后两小时,分别监测动脉血气,测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再取心肌标本电镜观察超微结构。
结果:
各组大鼠复苏成功率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气分析于窒息前,和复苏成功后两小时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成功即刻,PH值:V2、C2组的PH值明显高于S组(P<0.01),且高于V1、C1组(P<0.05);V1、C1组的PH值高于S组(P<0.05)。PaC02值:C2组比V1、V2、S、C2组高(P<0.05),但V1、V2、S、C2组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a+浓度:C2组明显高于V1、S组(P<0.01),并且高于C1、V2组(P<0.05),但V1、V2、CI、S组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K+浓度:V2、C2组高于V1、C1、S组(P<0.05);Ca2+浓度:各组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Na+-K+ATP酶:(V2)均高于S组以及CI,C2,V1组(P<0.05),S组与C1(P=0.051>0.05)组C2(P=0.64>0.05)组无计学意义,C1组明显高于C2组(P=0.018<0.05),V1组C1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11>0.05)。电镜超微结构显示:V2组对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结论:
心跳骤停后,重要生命器官缺血缺氧,代谢性酸中毒,严重损害鼠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代谢性酸中毒直接损害肾上腺素恢复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的药理作用。在我们的实验条件下,鼠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与细胞外PH值呈正向关。肾上腺素恢复鼠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有限。心肌细胞形态变异。复方碳酸氢钠注射液能有效恢复鼠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鼠心肌细胞形态接近正常。与复方碳酸氢钠注射液相比,碳酸氢钠注射液不能有效恢复鼠心肌细胞Na+-K+ATP酶活性。心肌细胞形态变异明显。复方碳酸氢钠注射液能有效纠正鼠心肺复苏期间的代谢性酸中毒,不增加动脉血PaCO2。复方碳酸氢钠注射液是鼠心肺复苏理想的选择用药。鼠心跳骤停后早期积极治疗代谢性酸中毒是极其重要的器官保护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