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酒裂殖酵母核糖体蛋白RPL32-2的基因转录调控因子筛选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wht000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粟酒裂殖酵母(Schizosaccharomyces pombe)的核糖体蛋白RPL32的两个同源蛋白RPL32-1和RPL32-2在功能上既有类似可以相互替代的方面,同时也存在功能的分化。本实验室在前期研究中发现,RPL32-1,-2这两个同源蛋白在细胞不同生长阶段具有不同表达以及不同的生理意义,当RPL32的总蛋白量保持不变时,同源基因相互竞争抑制另一个同源基因的表达;当细胞处于沉默状态时,RPL32-1高表达抑制细胞分裂;而细胞处于对数期时,RPL32-2呈现高表达促进细胞分裂。然而RPL32-1, RPL32-2为什么会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达量?产生这样功能分化的原因是什么呢?由此本文开展了RPL32-2转录调控因子的研究。我们首先利用酵母单杂交技术对rp132-2的启动子的转录因子进行筛选。本研究构建了高质量的酵母cDNA文库,利用构建的带有rp132-2启动子的诱饵菌株,从cDNA文库中筛选可能的rp132-2转录因子,共获得109个阳性克隆。对获得的阳性克隆cDNA序列分析,经过NCBI比对得出了43种可能的结合蛋白,通过统计学分析,出现频率较高的可能的结合蛋白有6种,其中有五种核糖体蛋白RPS6-1, RPL5-2, RPS10-1, RPL27-1, RPL5-1以及一种翻译延伸因子EF1B,其出现频率分别为11.93%,11.93%,8.26%,6.42%,5.50%,11.01%。推测这些蛋白有可能是rp132-2的转录因子。为验证上述假说,我们通过构建pGADT7+rps6-1, pGADT7+rps10-1, pGADT7+rpl5-1, PGADT7+rpl5-2, pGADT7+rpl27-1, pGADT7+ef1b重组质粒,通过再转化实验进一步验证,结果发现RPL5-1,RPL5-2,RPS6-1均可能与rp132-2的启动子产生相互作用。我们得出结论RPL5-1, RPL5-2, RPS6-1都有可能是rp132-2的转录因子。但由于单杂交实验本身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存在假阳性的可能,所以我们需要通过其他的验证实验。本文针对rp132-2启动子与核糖体蛋白RPL5-1之间有无相互作用,通过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ChIP)从体内进行验证。我们首先构建带有RPL5-1-HA标签的酵母菌株,利用HA抗体进行染色质免疫共沉淀,以ChIP的纯化产物为模板进行PCR扩增,但并没有从中扩增出rp132-2启动子DNA片段。所以我们得出结论,rp132-2的启动子与RPL5-1蛋白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之前的单杂交实验结果为假阳性。至于利用酵母单杂交筛选得出的其余的rp132-2的启动子的可能结合蛋白也需要进一步验证。
其他文献
传统药用植物蕴藏着大量未知微生物资源,而且存在许多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菌株,是寻找微生物新物种和新天然产物的极好材料。本课题组在调查秦岭太白山“太白七药”药用植物内
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全球约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因此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尤为重要。随着水稻基因组测序工作的完成,水稻功能基因组学已经成为水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Ⅱ(BEPCⅡ)和北京谱仪Ⅲ(BESⅢ)是在τ-粲能区,针对第三代轻子τ和第三代粲夸克c进行研究的高亮度实验设备。本论文基于BEPCⅢ/BESⅢ作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
多铁性材料铁酸铋(BiFeO3)以其远高于室温的铁电、铁磁转变温度和巨大的铁电极化和磁电耦合效应而成为多铁领域最具应用潜力的材料,同时可实现电场对其晶格、电荷、电子轨道
设G=(V(G),E(G))是一个简单图.对V(G)中的任意一顶点υ赋值f(υ),其中.f(υ)∈{-1,+1}.设N(υ)是顶点υ的邻域,记N[u]=N(v)∪{u}.令如果对任意u∈V(G),f[u]≥1均成立,则称/是
利用重正规化群方法(RG方法),Kirkinis在[E. Kirkinis, SIAM Review 54 (2012) 374-388]文章中得到了Duffing非线性振动方程的一个渐近解(RG解).之后Kirkinis又在文章最后提
疟疾,是由疟原虫感染引起的一种虫媒传染病.当前在世界上很多地方,疟疾仍然威胁着人类健康.众所周知,数学模型广泛用于研究传染病的动力学行为.作为最早的疟疾模型,Ross-Macd
本文主要对中国云南省高黎贡山的光盔蛛科和圆颚蛛科的蜘蛛(蛛形纲:蜘蛛目)进行分类学研究,全文包括了总论、各论、结果与讨论以及图版与彩照四部分:总论部分基于文献综述、国
在统计机器学习中,当一个新的算法提出时,往往需要与已有的算法进行性能对照,然后使用统计显著性检验得出新算法性能是否提高的结论.本文结合组块3×2和随机5×2交叉验证提出
近年来,复杂网络社区发现已成为计算机科学、生物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研究热点之一。如何准确、高效地发现这些复杂网络中存在的具有社区特性的系统结构分布,是一个值得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