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情信息是水利管理最重要的基础信息,是水文预报、水资源管理、防汛抗旱决策等的主要依据。而实现供水、用水计量的自动化与信息化,则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水资源优化调度能够得以实施的重要前提。灌溉管理自动化是世界先进国家发展高效农业的重要手段。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新型灌溉农业模式,在灌区实现输配水系统“采集控制自动化、传输网络化、存储数字化、决策科学化”,提高灌区的自动化管理水平,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随着遥测遥控、电子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发展,水情自动测报系统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是应用遥测、通信、计算机技术,进行江河流域降雨量、水位等数据的实时采集、传输和处理的信息系统。用于解决相关的水情测报与水量计量问题。该项技术能大大改变过去只靠人工测报水情资料的落后状态,极大地加快测报速度、提高计量精度、也扩大了测报范围的内容。本文依托五家渠灌区信息化一期工程—水情自动化测报系统,在搜集和分析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对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发展进行了综述,对其构成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五家渠灌区的流域特点,提出了建立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必要性,对水情测自动报系统遥测站网布设进行了讨论,在保证系统数据采集精度的前提下,以最经济的系统规模和投资来布设遥测站点,遥测站点主要包括水位站点的设置,主要考虑控制主干流。系统硬件选型先进,能够基本满足五家渠灌区水情自动测报及灌区配水的要求。采用GPRS作为水情信息传输通信组网方式,起点较高,适用于本流域特定的地理地形条件。水情遥测终端完成水情水量数据的定时记录、定时自报、向监控中心传送记录数据,接受中心的控制数据完成水情遥测终端的设置与检测等功能。中心站通过GPRS完成对各个水情遥测终端数据的采集与保存,水情处理软件完成水情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完成符合水管部门和行业规范的水文数据统计功能和成果资料整编及报表功能。本文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建立了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的信息查询子系统,可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优势,使信息查询子系统具有操作方便、功能强大的优点。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进行遥测站点的实时监控,实时显示不同渠系的水位流量数据,对灌区水资源进行管理,从而做好灌区灌溉用水的科学调度工作。本文针对灌区渠系水量优化调配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非充分灌溉试验,做出了西北干旱灌区棉花膜下滴灌的水分生产函数。将农业效益和灌溉管理部门的经济收入看成一个总体,以其总体的经济效益最高为目标,建立了基于作物水分生产函数的灌溉渠系优化配水模型。考虑到灌溉渠系的优化配水不仅要提高灌区的经济效益,还应该采取一定的方法与技术,对配水渠道所辖的下级渠道进行轮灌编组,并使其总的配水时间最小,配水渠进水闸调节次数最少。本文针对配水渠道实行轮灌,且分支渠道数量较多的特点以及“定流量,变时间”的运行方式,建立支渠以下渠道的0—1线性整数规划模型,通过实例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可为灌区用水决策提供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