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bra4t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英国脱欧、美国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等国际“黑天鹅”事件频发,这些彰显贸易保护主义的事件显著加剧了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因素。与此同时,美国与中国之间的贸易往来也愈加频繁,为打击中国高速发展威胁美国霸权地位,降低中国对美贸易顺差,特朗普政府采取对中国加征关税等政策,新一轮中美贸易摩擦愈演愈烈,这使得自2001年末我国正式成为WTO(World Trade Organization)成员国之后,中国与美国建立的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受到威胁,我国出口企业面对的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程度明显增加。本文在对已有相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层面探讨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得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可以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增加企业内源资金的方式改善企业融资约束;通过扩大市场、降低中间品进口成本增加中间品进口;还可以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等作用促进企业创新,因此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能够从这三个可能的渠道作用于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在实证层面,本文从贸易政策不确定性视角切入分析,在将WTO提供的关税数据库和美国进口关税数据合并的基础上,将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前后被美方加征关税的变化程度作为考察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主要依据。除此之外,本文还选用经过1998-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库和海关数据库进行联合匹配得到的数据,在构建两个关键变量(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模型基础上,加入了企业规模、企业年龄等控制变量。通过对关键变量和各控制变量进行基准回归,不管在哪个角度进行检验,均可以得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能够推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这一结论。然后,本文更深入细致地从要素密集度、所有制差异、企业规模和地区等多个角度分析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差异。最后,本文检验了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渠道和作用机制。本文实证分析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总体来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显著促进了我国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第二,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我国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在要素密集度、所有制差异、企业规模和地区等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体来说,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劳动密集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作用最小,而它对技术密集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程度最大;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对我国私营和外资的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对民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应相对较大,但并没有显著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的全要素生产率;给定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下降幅度,与中小型企业没有显著受影响相比,大型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受到的影响更大;我国东部和中部地区出口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变动较敏感。第三,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促进企业创新、增加中间品进口等中间渠道,显著提高了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最后,本文对政府和企业分别提出了较为可行的对策与建议。一方面,建议政府既要积极推进对外贸易谈判,改善营商环境,使各地区因地制宜的协调发展,通过政策促进对企业技术创新和金融扶持的力度,降低贸易政策波动带来的影响。另一方面,从企业层面来看,我国出口企业需要建设防范风险的预警机制,更要加强自主创新,增强产品不可替代性和多元化出口,提高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以更强实力防范贸易政策发生不可预期的波动所带来的风险。
其他文献
本文从信息不对称的角度出发,研究了体现企业治理水平的信息披露质量对其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旨在从微观企业视角,为出口产品质量提供内在升级动力。为此,通过匹配合并2007-2013年中国海关进出口贸易数据、万德上市公司财务数据及深圳证券交易所信息披露考评指数,以深交所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了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基准回归结果表明,在控制了非观测固定效应及其他
伴随着网络经济的发展,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并行的混合双渠道结构已经成为趋势,各大制造商相继变革自身的渠道结构,以期打破时空交互的障碍、增加企业产品的可获得性、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进而提升品牌竞争力,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但同样作为产品流通的渠道,线上线下渠道间的相互影响难以避免,消费者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的状况十分普遍,随着不同渠道间相互影响的加剧,线上渠道对线下渠道的蚕食效应愈加严重,这些矛盾与冲
企业战略作为顶层设计,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随着各行业逐步形成一套常规化的战略,为了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存在企业采取偏离行业常规的战略,形成企业战略差异。市场发展的同时,学术界陆续开始有学者研究企业战略的影响,但大多研究聚焦在对公司自身、外部投资者及证券分析师层面,少有学者将其延伸至审计领域。外部审计作为资本市场监管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企业信息进行鉴证,在企业层面发挥着治理和监督作用。企业战略差
2017年以前,我国语文教材实行的是“一纲多本”,它虽然能够适应不同地方教学的需求,但也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为解决一纲多本出现的种种问题,教育部规定,从2017年9月新学年开学,全国中小学语文教材统一替换为“部编版”教材。与之前广泛使用的“人教版”教材相比,部编版教材从内容到形式都有较大变化,这给语文教师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挑战。屏边苗族自治县
近年来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升高已成为世界各国公认的事实,波动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正演变为我国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常态,选择合适的企业战略性投资方式成为了我国企业实现战略投资价值最大化的关键问题。与此同时,作为上市公司实施产业扩张的重要途径,兼并和收购使并购方在较短时间内提升了市场份额和自身竞争力,且有机会获取涵盖未来投资机会的增长期权。因此,面对日益复杂的外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有必要用期权式思维考察企业的
近年来,我国工业化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工业化体系。而环境污染作为工业发展必然的伴生品被从幕后推到台前。雾霾、水污染、土壤污染、海洋污染等环境污染问题成为公众广泛关注的焦点,环境承载力已经达到上限,环境污染治理刻不容缓。环境污染作为一种具有显著负外部性的公共物品,政府加强监管才是消除负外部性的重要渠道。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实施以制度的形式强化了地方政府的环境保护责任和问
“发展普惠金融,减少全球发展不平等和不平衡,使各国人民共享世界经济增长成果。”2016年在杭州举办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普惠金融的重要性,会议期间“数字普惠金融”(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DIF)概念的提出以及由全球普惠金融合作伙伴组织制定的《G20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把普惠金融事业推向新的高潮。利用数字技术推动普惠金融的发展成为未来全球普惠金融
事先裁定(Advance Tax Ruling)作为发源于瑞典的舶来品,是国家为了应对税法体制的不完善、增强税法的适用性而做的行政性解释。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早已建立了税收事先裁定制度,虽然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具体制度存在差异性,但在制度目的和本质方面具有同一性。换言之,亦即,事先裁定制度符合税收征管体制的国际化潮流趋势。反观我国的法治状况,我国预约裁定的雏形起源于1998年的“预约定价制度”,
为强化党在司法领域的统一领导,长期以来,我国检察机关组织、检察权运行、人财物管理体系均按党政机关模式构建,各级检察机关的人、财、物等权力运行的保障性资源受地方党组织和政府控制管理,地方化、行政化的检察权运行机制背离了检察权的司法属性,影响了检察权的独立运行。为推动检察权的司法属性归位,党的十八大提出“司法责任制改革”,从顶层设计层面肯定检察权亲历性和独立性等司法属性,确立了检察权偏向司法属性的基调
吊销驾驶证一词作为一种行政处罚手段,主要规定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我国于2003年通过了《道路交通安全法》,历经二次修改。经过近二十年的交通事业发展,交通运输业发展迅速,但是,随之而来的交通问题也日益增加。面临此类问题时,吊销驾驶证作为行政处罚手段可以有效处理交通问题。但是,吊销驾驶证作为行政处罚手段,对公民的权利产生重要的影响,由于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吊销驾驶证的具体内容,造成司法实践中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