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128例临床发现初患乳腺肿物的女性患者乳腺专用PET(PEM)、钼靶及超声检查结果,比较PEM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对乳腺癌诊断的效能,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将PEM检查结果与钼靶、超声检查结果进行比较,探讨PEM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1)筛选128例在天津市肿瘤医院行乳腺钼靶X线摄影或乳腺超声发现乳腺肿物的女性患者,行双侧乳腺PEM检查,PEM检查后两周内行手术或穿刺活检取得病理;(2)分析PEM图像,通过绘制ROC曲线,分析最佳SUVmax,计算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将定性诊断与定量诊断进行分析,比较二者在乳腺癌诊断中的效能;(3)根据钼靶、超声BI-RADS分级将乳腺肿物非贴壁的123例患者进行分级,再根据钼靶、超声及PEM检查结果进行再分级;(4)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别比较PEM与钼靶、超声对乳腺良恶性病变诊断的符合率、对乳腺癌诊断的准确率,并比较三者在不同病理类型乳腺癌诊断中的效能;(5)将PEM与钼靶、超声联合应用诊断乳腺癌,探讨提高诊断准确率的方法;(6)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相应处理与分析。结果:(1)根据病理结果,乳腺癌以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所占比例最高,乳腺良性病变以腺纤维瘤所占比例最高;(2)PEM图像乳腺癌病灶常表现为18F-FDG摄取异常浓聚,以2级摄取为主,良性病变则多表现为18F-FDG摄取无明显异常浓聚,以0级摄取为主,病理良性组与恶性组SUVmax比较显示恶性组明显高于良性组(P<0.001);(3)绘制ROC曲线,并选取SUVmax范围2.0~6.0,以0.2为组距,进行不同SUVmax临界值诊断效能评价,通过比较,SUVmax4.2时各项诊断指标均较高,诊断灵敏度为78.9%,特异度为78.8%,阳性预测值91.4%,阴性预测值56.5%,准确度78.9%,在乳腺癌病灶具体诊断指标上,定性分析优于定量分析,定性分析与病理诊断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78;(4)PEM对于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叶状肿瘤及其他特殊类型癌的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6.4%、83.3%、100.0%、100.0%、100%,较钼靶、超声高;PEM对于导管内癌的诊断准确率(86.6%)与超声诊断水平(86.6%)持平,较钼靶(100.0%)略差,这与原位癌代谢活动较低有关;(5)比较PEM与钼靶、超声在乳腺癌中的诊断准确率,运用x 2检验,x2= 1.872,P值= 0.392>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PEM与钼靶、超声相比在乳腺癌诊断准确率上无明显差异。(6)将PEM与钼靶、超声联合应用于诊断乳腺癌,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98.8%)。结论:(1)乳腺癌PEM图像常表现为FDG摄取异常浓聚,良性病变则多表现为无明显异常浓聚,但PEM显像存在部分假阳性和假阴性病例,需要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2)通过绘制ROC曲线得SUVmax4.2作为最佳诊断分界点,此时诊断灵敏度、特异度最高;(3)定性分析优于定量分析;(4)PEM对于浸润性导管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乳头状癌、叶状肿瘤及其他特殊类型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钼靶、超声高;(5)PEM具有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特点,对于较小乳腺癌的诊断具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6)将PEM与钼靶、超声联合应用于诊断乳腺癌,可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为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提供了有效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