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学习过程逐步成为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发现、探究,进行自主知识建构的过程,各种教学方法应运而生:问题驱动、学案导学、合作学习等优秀教学法层出不穷。学习、内化并融合这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这正是本研究的初衷。“激趣导学,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激发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各种小组合作学习为形式,通过自主学习、小组研讨、师生交流、课堂展示等手段,以期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本研究试图通过新的模式的构建达到各种教学方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上的无缝融合,实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的一种创新。本研究主要采用的是文献资料法和调查研究法,主要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本研究梳理分析了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用到的各个概念和理论,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当前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论证了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应用新的教学模式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然后,从现有的相关研究入手,找到本研究的思路和方向,并从分析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通过教研、听课、评课、借鉴其他学校在相关问题上的处理方法等途径,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而且,构建了“激趣导学、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形成了该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并在教学实践中应用这一模式,通过实践、反思,不断发现问题,完善该模式针对各种课型的实施方案。实践证明“激趣导学、合作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更好的达成学习目标,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操作能力。本研究丰富了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模式,也为引导新模式下的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