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机管理背景下我国政府形象塑造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lo_p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府形象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资源,对于降低社会运行成本,提高政府公信力,增强党和政府的权威具有重要作用。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公共危机的发生愈加频繁,波及范围不断扩大,影响程度更加深远,对社会正常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影响,也对政府形象的塑造构成直接威胁。众所周知,公共危机的发生具有突发性、紧急性、破坏性等特点,公共危机一旦发生如果不能及时向社会公众传递权威、准确的信息,那么谣言便四处传播,社会公众容易产生心理恐慌,社会秩序可能出现短暂失序,甚至会引发政局的动荡。此刻,政府在民众心目中是何种形象将事关民众的心理反应,也影响到社会对政府行为理解与支持,更关系到国际社会对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舆论评价与援助力度。因此,研究如何在公共危机管理背景下塑造一个务实、高效、责任、透明、诚信、以人为本的政府形象,提高公共危机管理的能力,最大程度的减少公共危机带来的损害,维护社会安定有序的局面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以公共危机管理为背景,一方面深入研究国内外关于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的学术成果,另一方面就当前社会转型期发生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公共危机事件进行剖析,最后从多角度提出公共危机管理背景下政府形象塑造路径选择。第一章介绍了选题的理由与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的研究状况,还阐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创新与难点。第二章主要界定了公共危机、公共危机管理与政府形象塑造的概念,概括了政府形象塑造要遵循的基本原则,阐述了政府公共关系理论与政府形象管理理论,以此为下边的论述做好理论铺垫。第三章从五个角度对公共危机管理背景下政府形象塑造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解读。第四章概括了当前公共危机背景下政府形象塑造面临的一些问题,如政府信用缺失,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行为失范,政府忽视危机应急能力提升,政府与媒体、公众沟通不畅。政府形象塑造不足的背后暴露出政府形象塑造意识淡薄、政府公关能力低下与理念落后、公务员行政道德示范作用不明显及公共危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深层次原因。第五章提出在公共危机管理背景下政府形象塑造的目标应该是效能型政府、透明型政府、责任型政府、回应型政府。笔者认为,只有强化政府公共危机管理中责任与形象意识;构建“多元主体共治”的危机治理机制;建立健全快速回应机制与信息发布机制;提高政府的危机公关能力,加强政府与公众的沟通与交流;塑造领导人良好形象,强化行政道德的示范性作用才是政府形象塑造的有效路径。
其他文献
城镇化与工业化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也是推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二者在发展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早期时候,人们还没有注意到城镇化与工业化之
目的比较锁骨远端微孔锁定钢板辅助锚钉与锁骨钩钢板固定锁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6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54例锁骨远端Neer II型骨折患者,分为微孔解剖
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传统的社会结构被打破,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弱势群体成为社会转型过程中被广泛关注的特殊阶层。新世纪以来,弱势群体报道迅速升温,社会影
资本结构是指企业各种资金来源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企业通过各种融资方式融资的结果形成了企业的资本结构。企业融资的资金来源主要包括债务、股权和混合性证券。资本结构直
<正>开展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是一项条件性、创新性的工作。在档案信息网络化服务创新过程中,要根据国家信息化、档案信息化建设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单位、本部门的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经济社会发展也处于转方式、调结构的关键时期。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一些深层次矛盾问题不断涌现,加之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等原因,自然灾害、事故灾
在新世纪教育改革的浪潮中,国家全面普及义务教育,倡导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终身体育如同终身教育一样深入人心,引起各级各类学校的广泛关注。长期以来,中小学体育课教学内容固定
随着人类对自身认知的深入,公路电影所表现的旅程渐渐向人物内心领域延伸。心灵的流浪被当作一辆破旧的吉普,开过城市、乡村、荒漠、草原,搭载着一个没有家的人,一个不带地图
历史学科是一门人文学科,除了使学生习得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外,还承担着养成学生人文觉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使命。挖掘和利用历史学科中的人文精神资源,充分发挥
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学校教育的发展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的变化和发展有重要作用。早在西周时期,统治者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