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史融入小学教学对教师数学认识信念影响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ng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师的数学认识信念是教师对数学本质的认识,属于教师对数学知识认识论的范畴,它会对教师自身发展、课堂教学以及学生的学习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如何提升教师的数学认识信念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话题,本研究以数学史为自变量,以在职教师数学认识信念为因变量,采用个案研究的方式,分析在了解了所教知识点的历史发展过程前后数学教师认识信念的变化情况。根据研究文献,将数学认识信念分为数学真理性信念、数学价值性信念、数学客观性信念和数学知识结构性信念等4个维度,并根据各维度的内涵编制了课堂观察和访谈分析等质性材料分析框架。在为期一个学期的研究中,以4位在职小学数学教师为研究对象分别进行了4轮研究,对每一轮实践过程中收集到教师该课时的教学设计文本、课堂教学观察记录和课后访谈内容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去探索教师的数学认识信念在实践过程中的逐步变化。通过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归纳如下:1.数学史融入教学实践对教师的数学认识信念存在正向的影响,虽然影响并不是很明显,但存在从传统的信念向现代的信念转移的倾向。在数学认识信念的具体四个维度上,相较之下,真理性维度上的影响最大,客观性维度和结构性维度次之,价值性维度的影响最小。2.教师在数学认识信念每个维度上所持有的信念并不是处于单一一个阶段,而是在二元绝对论、多元绝对论、联系性相对绝对论、分离性相对绝对论和相对可误论这五个阶段中多阶段共存,但侧重上会有不同。3.教师所持有的数学认识信念现状较低,总体接近传统的数学认识信念,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在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过程中对于数学史以及数学认识信念的接触均较少,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对于数学史的接受态度良好,认可数学史对于自身的成长和教学等方面的价值。4.通过每一轮实践中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分析、课堂教学观察分析,以及课后的访谈分析,可以发现在访谈中教师表露出的数学认识信念普遍高于教学设计中的,在教学设计中表露的数学认识信念普遍高于课堂教学中的,由此可见理论的高度和落实出来的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强实践。5.在数学史融入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仅对教师数学认识信念的四个维度产生了正向的影响,同时,对教师知识和教师能力等方面也起着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可见数学史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不同方面都有着值得探索的价值。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结合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以及数学史与数学教育的角度提出了若干研究展望。展望如下:1.开发小学阶段数学史融入教学实践的课例;2.基于教师数学认识信念的数学史课程建设;3.开设与数学史内容相关的职后培训。
其他文献
本文以法院强制执行的运行体制为研究对象,围绕法院的组织结构,展现执行机构的体系内配合和体系外联动,解释法院组织结构塑造执行工作的机制和法院强制执行改革的特性。法院
划界行盐是一种通过行政手段划定食盐产销区域的制度。据此,清代宜昌府分属四川、两淮两个盐区,其中改土归流的鹤峰州、长乐县属四川盐区,食川盐,是宜昌府的“川界”;其余州县则属两淮盐区,食淮盐,是宜昌府的“淮界”。川盐较淮盐味美价廉,更符合当地的市场需求,因而不断侵入“淮界”以及湖广其它的淮盐销区,造成严重的“川私”问题。然而,由于淮盐盐课明显高于川盐,清政府为了获得更多的盐课收入,并未按照市场需求将“
协作问题解决能力作为21世纪学生所必需掌握的核心能力之一,对学生当下的学习和未来的生活具有着重要的影响。参与PISA2015的中国四个省市,即北京、上海、江苏、广东,在协作问题解决能力测试中的排名显著的低于数学、阅读和科学。与成绩表现优秀的日本相比,中国学生在哪些方面存在落后现象,这些因素对协作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带着以上问题,本研究对相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整理,并进一步研究了这些因素对
博茨瓦纳在1966年独立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后来博茨瓦纳依托钻石资源的大量开发而成为南部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非洲受到的关注愈来愈多,博茨瓦纳的经济发展在非洲大陆经济发展中的独特性也更加引人注目。博茨瓦纳第二任总统奎特·凯图米莱·马西雷(Quett Ketumile Masire)当政时期(1980—1998)为推动经济转型而采取了多样化的经济发展举措。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措施对于
进入新媒体时代,人们与媒介的关系逐渐紧密,近年来,网络视频平台上层出不穷的恋爱观察类真人秀节目成了观众观察当下年轻人婚姻恋爱模式的一扇窗口。本文以2018年以来八部真人秀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节目中呈现的男性气质,考察节目是如何建构、塑造不同男性气质的,对当下恋爱观察类真人秀做正、反两方面的价值审视。本文可以为未来同类型的真人秀节目提供理论参考。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中,笔者理清了男性气质的有
新世纪的悬疑电影异军突起,甫一亮相就会引起广泛关注。悬疑电影从诞生之初就是深受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近年来优秀导演人才辈出,创作出了大量经典的影视作品,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与现实意义。心理类电影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悬疑电影结合心理元素,是在继承希区柯克时期悬疑电影的基础上,吸收国际电影对于当下人类精神与心理的关注发展起来的,其题材的多样、深刻的内涵以及多变的叙事也越来越呈现出了无限的艺术创造力与
当今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治理过程中,各种新技术使得数据的获取、存储、管理与应用趋向完善,各领域传统技术的适用性不断受到挑战。二维GIS在数据分析与表达等方面愈加缺乏广泛性与直观性,传统三维GIS虽表现出一定的优势,但更多停留在“可视化”阶段。因此,实现二维GIS的升维、三维GIS的更多“赋能”,成为GIS研究的重点内容。城市三维模型的构建为GIS的空间分析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新的方向,尤其是BIM技术
本论文以刘荒田的散文为研究对象,从叙述内容、叙述身份、叙述结构、叙述语调及叙述内蕴等五个方面试图探寻其散文作品中的叙述特点。刘荒田丰富的旅美经历,使其作品呈现了华洋众生的叙述内容。于散文中他不仅着意呈现自己恋乡怀人的大陆追忆,也将关注的目光投射到移民群体和异域风情的写生之中。在散文创作时,刘荒田呈现着复杂交织的身份状态,即异乡的“边缘人”、非草根的“草根”以及文化的“大杂烩”。从“新乡里”到“老金
自改革开放以来,传统的前现代意识、现代进步思想和后现代性,三者统一于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语境之中。文化冲突、精神危机、生存疑问等等问题,在这一时期不断出现、频繁上演着。魔幻作为在这种社会状态与精神状态下生成的审美形态,具有前现代、现代等各种因素交融杂糅的特征,是美学意义上的理论提炼。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大量引进中国,影响了当时大批知识青年。魔幻写作一度达到高潮。发展至今,魔幻已
近些年来,国内外对影子教育的研究越来越多。在20世纪80年代就有国际上的专家学者开始研究影子教育,并且持续至今。在中国,影子教育作为一个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成为了备受瞩目的话题。但国内对于影子教育的研究多从人力资本理论、社会因素、政策等视角来探讨。在已有的文献中,就家庭文化价值观对影子教育投资的影响这个具体问题的研究而言,目前是比较缺乏的。那么如果以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为分析框架,家庭文化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