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柔复合支护结构数值分析研究

来源 :南京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ngyu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层建筑的兴建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基坑支护的发展,建筑结构功能要求提升,使得地下工程越挖越深,传统的支护方法已逐步难以满足工程要求,即使能够满足也是建立在巨大的工程造价基础上的。因此,改进和发展支护结构已经迫在眉睫。针对目前传统支护结构的不足,受“予力技术”中“予位移”概念的启发,基于“以柔克刚”的思想,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支护结构--刚柔复合支护结构,并通过对其概念的科学分析和结构受力性能的数值模拟,得出如下结论:   (1)提出刚柔复合支护结构的概念。即:在传统支护结构受力侧添加一定厚度的柔性材料,使其与传统支护结构组合形成刚柔复合式的支护结构,共同承担侧向土压力。   (2)阐明刚柔复合支护结构的工作机理。主要包含两点:一、根据土压力随支护结构离开土体方向位移增加而减小的特性,利用柔性材料的易压缩性,增加支护结构的位移量,使侧向土压力达到主动土压力值,从而减小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二、在土体变形施加相同能量的基础上,利用柔性材料因变形产生的体变能,减少刚柔复合支护结构刚性部分需要承担的能量,从而降低其所受的土压力。   (3)通过数值模拟,得出刚柔复合支护结构刚性部分受力比传统支护结构减小很多,因此刚柔复合支护结构更具优势,值得在工程中推广。同时,对影响刚柔复合支护结构刚性部分受力的主要因素进行参数分析,以优化其受力性能,使其更经济更安全。   (4)比较支护结构三维和二维分析结果的异同,结果表明支护结构的三维计算比二维计算更合理,与实测值更吻合,尤其在基坑长宽相差不大、空间效应比较明显时,优先采用三维分析。
其他文献
建筑数值风洞方法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流体力学的发展而兴起的并应用于求解建筑结构在风作用下的风压、风振响应的一种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建筑数值风洞的基础及其在建筑群风
随着传统化石能源的日渐枯竭,核能也在越来越多的场合被采用。核能源的利用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核废料的产生,目前处理核废料的唯一办法便是专门建设深埋处置库将其存放。本文以
随着城市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对热水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伴随热水用量的大幅度增长,热水供应逐渐向集中供应方式发展,以便保证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开始对室内空间提出更高的要求,一些传统结构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需要。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的出现,给人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室内空间,但同时由于其传力路径及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不断的出现,并向着高强轻质的方向发展,结构的刚度和阻尼在不断的下降。作为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主要荷载的风,对结构的影响也
在大型土木工程建造和运营过程中,工程体与地质体的相互作用一直是土木及岩土工程稳定性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本文采用实验研究、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混凝土、砂岩、混凝土
外墙外保温技术是一种最早诞生于16世纪欧洲的建筑节能技术,在上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后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最近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愈加成熟。随着我国建筑节能工作的深入推进,我国
超声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反映了介质的物理力学性质。岩体介质超声波测试技术是近三十多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测定超声波穿透岩体后声波信号的声学参数的变化,间接地
针对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需要解决的简支连续桥面斜梁桥拓宽技术及新旧梁之间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依托沪宁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的严埭港中桥,对简支连续桥面斜梁桥拓宽后桥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