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50MW级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控制系统应用与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an1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循环流化床锅炉技术比煤粉炉更加环保,对煤炭质量的要求相对较低,能够充分利用大量的煤矸石资源,更能适应我国煤炭发展的现状。但是,流化床机组容量小,机组的热效率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在此背景下,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开始进入研发和推广阶段。从工业控制角度出发,相应的控制系统和控制理论也需要不断创新,以适应其发展。本课题研究的方向将是350MW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控制系统的选择和控制方案的设计。本项目根据工程建设情况设计成两套独立的控制系统,机组公用部分纳入1号机组控制。控制系统网络通过域配置实现隔离。单元机组控制系统设计34对控制器,测点分配到对应的控制器、控制柜内。控制逻辑和方案参照类似机组经验进行设计和组态,通过机组运行进行验证和优化。控制系统通过机组带负荷试验达到了预期目标。本研究主要是基于现有火电控制经验,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设计、组态、现场试验,实现了切实可行的国产控制系统及方案。同时为国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创建了一个成功的工程实例。
其他文献
磷酸铁锂作为正极材料具有低耗、无毒、高比容量以及较好的安全性等一系列优点,在1997年Goodenough等首次提出了之后,就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研究发现磷酸铁锂的低导电性和低离
背景与目的:嘌呤核苷酸转位酶1(adenine nucleotide translocase 1,ANT1)是由SLC25A4(solute carrier family 25 member 4)基因编码的一种线粒体膜转运蛋白,与癌细胞氧化磷酸
当今社会发展,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现阶段普遍认可的观点,智慧城市、信息化城市的建设基础是城市的网格化治理。机房建设,作为城市智慧化建设的基础,同步进入网格化批量建设阶段。传统机房建设具有相对标准化的建设模式,但是在多点机房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管理成为阻碍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问题。本文围绕多点机房建设A项目展开研究。首先,对多点机房建设A项目进行概述,总结归纳多点机房建设A项目的特点以
随着国内对石油、天然气等能源的需求量在逐步增加,油田为了保证油气资源的产能,非常规油藏、低渗透油藏、薄油层的油气开发成为各个油田重视开发的主要方向。非常规油藏、低
随着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破坏问题日益突出,大力开发清洁能源,促进新能源发电系统的发展势在必行。并网逆变器承担着连接一次能源与大电网的重要作用,是新能源发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并网电能质量。在我国,风能、光伏等清洁能源主要分布在河北北部、内蒙古以及我国的西北部地区,这些偏远地带清洁能源丰富,但是电网普遍较为脆弱,因此本文对非理想电网条件下的LCL型并网逆变器的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脑图谱是前沿科学研究的重要工具,构建高质量的脑图谱不仅能极大地促进大脑结构-功能关系的研究、神经解剖学的研究和临床医疗研究,还能为类脑计算、智能技术、芯片设计等提
目的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法,观察强心饮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评价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尝试从温阳益气,活血利水的角度出发以期更好地指导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方法本研究选取在上海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门诊或住院患者中辨证为心肾阳虚,瘀水内结型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II-III级),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予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强心饮合补阳还五汤加减,
通常列车由ATP(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保障安全运行,该系统是ATC(Automatic Train Control)的子系统,也是确保列车安全运行,实现超速防护的关键设备。然而近几年在国内运行的城轨列车,由于ATP系统的失效发生多起列车追尾碰撞事故,造成了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基于以上考虑,本文研究了一种适合城轨交通运行条件且独立于ATP系统的列车辅助防撞预警系统作
通用技术课程是自2003年国家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新增的一门立足实践、注重创造的课程,重在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激发学生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通用技术课程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自开设以来备受关注,通用技术课程如何有效开展一直是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探索的问题。学校创客空间的创建,为学生的通用技术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硬件资源和保障,在创客空间可以开展基于团队合作和项目问题的学习(Project-Based L
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具有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双重属性,一方面为人类提供生产生活所必须的物质资料,另一方面,环境又可以满足人类的审美、消遣、文化等价值需求。人类的主体地位使得人类对于环境拥有多样化的权益。这种环境权益内涵丰富,是多种环境利益的集合体,不少学者将其概括为环境权,我国在立法层面尚未确定环境权。将环境权益定位于环境权,有利有弊,一方面环境权作为权利的集合体,能涵盖众多新型多样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