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张欣小说中的死亡书写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oryfei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死亡在张欣的小说中承担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它既是张欣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形式因素,还是意义建构的重要通道。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张欣小说中的死亡书写,挖掘死亡在张欣小说文本中的价值。论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探究张欣小说中死亡书写的心理动因,主要从生活经历、阅读经验和创作自觉三个方面来论述。张欣出生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经历过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文化大革命这一历史事件最早让张欣认识到死亡。文化大革命时期,张欣亲眼目睹的死亡事件给幼小的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历史事件的影响,张欣在部队担任卫生员和护士的经历让她见证过众多的生与死,这也影响了张欣死亡观的塑造。一个作家死亡意识的形成还与她的阅读经验有关。张欣小说的死亡书写或多或少地受到了曹雪芹的《红楼梦》和张爱玲都市小说中死亡书写的影响。读张欣的小说总会让人不禁联想到《红楼梦》带给人的孤独幻灭感以及张爱玲小说中由于人物的畸形心理导致的各种死亡悲剧。张欣小说中存在大量的死亡还与张欣的创作自觉有关。张欣在接受访谈时谈及她设置大量死亡的原因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小说的可读性,另一方面是希望能通过死亡这一特殊事件来写透人性。
  第二部分分析张欣小说中死亡书写的叙事模式。张欣小说中的死亡书写既是故事发展的环节之一,又是探索都市人的生命体验和精神状态的途径。在这样的探索之下,形成了张欣小说中“追逐与丧失”“迷失与回归”“理性与失控”三种叙事模式。在“追逐与丧失”的叙事模式下,死亡的故事就是人不停地追逐物质与不断丧失的故事。都市人不停追逐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不断丧失的过程。过度膨胀的物欲最终会变成致命的毒药,让人类的肉体和精神走向死亡。在“迷失与回归”的叙事模式下,出现了一群在现实中迷失自我的人。他们有的通过自杀的方式实现了无意识的母体回归,找回了自我的本能;还有的通过直面最亲近的人的死亡,找回迷失已久的自我,实现了自我的回归。在“理性与失控”的叙事模式下,接连不断的死亡实际上是理性的失控。理性失控的背后是都市人摒除了道德、法律带来的压抑和痛苦,用残忍血腥的方式展露出内在的真实自我。
  第三部分论述张欣小说中死亡书写的叙事功能。张欣小说中的死亡书写在叙事中起到了调动情节、营造氛围和挖掘人性的作用。死亡书写是张欣小说调动故事情节的重要手段。把死亡事件设置在小说的开头能够生发故事,展开情节。此外,死亡事件还可以成为故事的转折点,衍生出其他事件,推动情节的发展。通过大量的死亡书写,还能够渲染悲剧的气氛,烘托颓沉的气息,凸显荒诞的氛围,使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气味。从更深层的作用来说,死亡书写在张欣的小说中是深入探索人性的一种特殊方式,它为小说提供了叙事的动力。张欣的小说表现了死亡对人性的拷问和洗礼,并通过死亡来书写人性的复杂与幽微。
  第四部分探析张欣小说中死亡书写的深层意蕴。死亡书写在张欣的小说中呈现了丰富且深层的意蕴,它蕴含了张欣小说对人的生存困境的思索和对自我建构的思考。张欣的小说通过死亡书写揭露了人在欲望辗轧下的生存困境,并思考着人应该如何在异化的世界中进行自我的建构。在一连串的死亡悲剧中,张欣的小说展示了人最真实的生存困境。物质上的过度追求与精神上的无处安放共同构成了人的生存困境。永远无法满足的物欲和空白缺失的归属与爱的需要导致了各种死亡悲剧的发生。张欣小说的死亡书写揭示了当逃避本真存在的个体与死亡无限接近的时候,就会使得他们有机会从异化了的世界中脱离出来,不得不面对本真的自我。张欣的小说还把都市人的精神焦虑通过死亡呈现出来,试图缓解对生与死的焦虑。无法忽略生存带给我们的焦虑,但死亡绝不是逃避焦虑最好的方式。在“生”与“死”的缝隙中,是作家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问。
其他文献
盛唐山水诗创作硕果累累,涉及到了关中、中原、巴蜀等广大地域,而江南山水出现的频率之高尤为引人瞩目。本文根据陈贻焮先生《增订注释全唐诗》一书,统计出盛唐江南山水诗共365首,足可见其数量之丰富。  盛唐江南山水诗与地理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诗歌在描绘山容水态的同时,折射出了当地的地方文化,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其地理性与空间性也丰富多彩,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加以考察,显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些作品的特点
学位
作为20世纪美国颇具盛名的后精神分析批评家,霍兰德采用精神分析这一独特视角进行文学接受批评理论的建构,并以跨学科、后现代的全新姿态在文坛上引领风骚于一时。他所建构的“文学反应动力学”模式是一个从精神分析角度探讨文本与读者之间互动的理论模式。该理论模式融合了精神分析学、读者反应批评与新批评的方法,以幻想——防御——意蕴反馈圈为核心,展开关于读者对文本体验及阅读反应的相关研究。这一理论模式虽然是霍兰德
学位
死亡是生命的自然现象,也是文学创作中的永恒主题之一。由于儿童文学的主要接受群体在年龄、审美接受等方面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儿童文学死亡主题的书写具有不同于成人文学的呈现方式和叙事意义。作为中国第五代儿童文学作家的领军人物,薛涛在小说创作中用自己独特的手法书写了大量死亡。他笔下的死亡既是情节,也是主题,渗透着对生命的感悟和儿童成长的思考。本论文以薛涛的儿童小说为研究对象,以文本细读为基本研究方法,从儿童
学位
一直以来,《山海经》中关于不死树、不死乡、不死民的记载受到许多学者的关注,顾颉刚考察昆仑神话时认为,昆仑山上的神灵通过制作不死药来保持长生不死,也会用不死药来复活死去的人。可见不死药不仅是实现长生的有效途径,还有着强大的复生能力。汉魏六朝时期,人人都渴望获知长生不老的秘诀、掌握得道成仙的本领,有关修仙、炼道、寻求不死药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大量流传,这些故事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核心母题:不死药。笔记小说中关
当代语境之下,网络的作用日益凸显。技术运作下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不可避免地纠缠在一起,现实与虚拟的边界亦日益模糊。而个体则需来回地穿梭于现实与虚拟之间,其“线下”的现实生活与“线上”的虚拟生活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并共同构成个体当下的生活世界,网络虚拟生活成了构成个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文化的意义生成正见诸于个体的日常生活之中。此背景之下民俗文化的实践场景亦随着个体生活空间的转向而转向了另一条道路——网络空
学位
《文选·畋猎赋》之序与李善注旧注皆存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且每种情况的文章篇目相对应。扬雄《羽猎赋》《长杨赋》两赋之序均摘史辞以为之,李善注则取舍颜师古《〈汉书·扬雄传第五十七〉注》;司马相如《子虚》《上林》无序,《文选》并未“摘史辞以为序”。此二赋李善采郭璞所集旧注再进行补充,并且同时收录于《史记》《汉书》《文选》中;潘岳《射雉赋》有自序而昭明太子不取。徐爰注潘岳《射雉赋》则是因《文选》录入而流传。
学位
秦文君是一位自觉思考性别问题的作家,她作品中所呈现的性别观念对中国儿童文学的性别研究有着重要的作用。秦文君作品中所塑造的儿童身上体现的性别文化和性别意识将会对现实中的儿童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将会影响他们性别观念的形成以及社会性别角色的定位。因为秦文君的创作已经突破了儿童文学领域,所以本文的研究对象不仅限于儿童文学,还包括少部分的青春文学。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从性别视角切入,对秦文君的小说
学位
李商隐为晚唐诗坛大家,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亦占有重要地位。而其创作的女冠诗,因其隐约、晦涩、空灵、飘渺的特性,尤其不易为人所把握,引发了人们种种猜测和争论。故而对其女冠诗进行深入探究,对前人争论的焦点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对李商隐女冠诗的特性和其背后的文化现象进行解读,无疑是十分必要的。  绪论部分对当前李商隐女冠诗的研究情况进行了述评,介绍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以及研究的方法。  第一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由于物质主义泛滥造成的文明的失落、人的异化、道德沦丧、环境污染等问题,这些问题已经成为中国走向现代化发展新征程的阻碍。张炜通过对处于现代化历程中的社会现实和人的精神状态的关注和反思,表现出“守望”与“抗争”的精神态度,这一精神态度贯穿张炜小说创作的始终。本文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分析张炜小说中“守望与抗争”的精神态度,探究张炜坚持“守望与抗争”这一精
学位
“科学人”形象在王晋康科幻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既是王晋康小说中人物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科技伦理观的具象呈现。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试图系统梳理王晋康科幻小说中“科学人”形象的特点,探究它们背后蕴藏的伦理内涵,以及从中映射出的王晋康的科技伦理观。论文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探究王晋康小说中“科学人”形象同自我的伦理关系,主要从伦理身份的混乱和主体性的消解两个方面展开论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