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地理学视野下的盛唐江南山水诗研究

来源 :广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盛唐山水诗创作硕果累累,涉及到了关中、中原、巴蜀等广大地域,而江南山水出现的频率之高尤为引人瞩目。本文根据陈贻焮先生《增订注释全唐诗》一书,统计出盛唐江南山水诗共365首,足可见其数量之丰富。
  盛唐江南山水诗与地理有密切的关系。这些诗歌在描绘山容水态的同时,折射出了当地的地方文化,呈现出多样的艺术风格,其地理性与空间性也丰富多彩,从文学地理学的视角加以考察,显然有助于更加深入地认识这些作品的特点,更好地把握其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
  绪论部分对本文的几个重要概念“文学地理学”、“盛唐”、“江南”、“山水诗”作了界定,阐述了本选题的意义及相关研究概况,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考察盛唐江南山水诗的作者占籍和创作地点分布。通过对盛唐江南山水诗作者的籍贯进行统计,发现江南本籍诗人创作的江南山水诗数量远远少于外籍诗人所作同类作品。究其原因,盛唐江南籍诗人本身数量较少,有的作者长期活动于北方,以及诗人对家乡景致的审美疲劳等因素,应该与本地诗人留下的江南山水诗数量较少有关;盛唐文士的漫游之风,江南曾为失意文人的安身之所,异地景色给外地诗人带来了新鲜感则当与外籍诗人创作江南山水诗较多有关系。盛唐江南山水诗的创作地点分布也不平衡,经统计,岳州、宣州等地留下的诗歌最多,杭州、潭州等地次之,邵州、福州等地的诗歌数量为零。产生江南山水诗较多的各州有着知名的河湖山川,便利的交通,悠久的历史,迁谪之地,亲友所在或漂泊之所这些共同之处,这与它们多次被写入江南山水诗当有关系。而交通不便、文化落后等原因则与漳州、连州等17州的诗歌数量为零密切相关。
  第二章讨论盛唐江南山水诗中的名山胜水。在盛唐诗人的笔下,被描写得最多的要数庐山和洞庭湖,其次为金陵与京口、杭州与永嘉、秋浦与当涂等地的山水。庐山襟江带湖、峻秀两得的景色吸引了大批的盛唐诗人登临赋诗,香炉峰、瀑布、鄱阳湖均出现在了江南山水诗里,庐山因诗人的足迹与作品被赋予了诗情画意,而这些诗歌的影响也成为了历代庐山山水诗之最。洞庭之名自屈原始,盛唐张说、孟浩然、杜甫等江南山水诗人都在诗中描绘了洞庭景色,洞庭湖浩大的水势、阔大的湖面以及湖外有湖、湖中有山、湖畔有楼的景致都在诗歌中得到了多角度的展现,令人难忘。六朝历史给金陵山水涂上了一层悲凉的色彩,但在自然层面上,金陵山水还是那般清丽秀雅,因此在江南山水诗里,金陵既有落寞萧索的一面,又有明丽清新的一面。京口山海相连的壮丽景色、繁忙的西津渡以及北府兵光辉的历史都被写进了江南山水诗里,京口因此超越了自然地理而成为了一处富含人文意蕴的地方。杭州的钱塘潮宏伟壮观,名扬四海,盛唐时李白、孟浩然等诗人都在诗歌里描写了这一景致。同时,灵隐寺与天竺寺清寂绝俗的景色也受到了盛唐诗人的青睐,崔颢、陶翰、李白等都留下了作品。永嘉走入文学世界始于谢灵运,盛唐孟浩然、张子容接续谢公之笔,不仅刻画了永嘉带山临海的清逸之景,还在其中融入了二人的情谊。秋浦与当涂的景色主要体现在李白的诗歌里,秋浦的秀水青山以及水乡的采菱风俗、青年男女的情意都在《秋浦歌十七首》中得到了表现。浪险水疾的横江、柔美恬静的姑孰都是当涂之景,太白的诗歌对此都有描绘。
  第三章探究盛唐江南山水诗的思想意趣与地方文化的关系。盛唐江南山水诗涉及到的地方有各自的地理特色与地方文化,它们影响了诗人的审美取向与情感态度,从而使得诗歌的思想内涵带上了地方文化色彩。庐山兼有佛道文化,庐山的佛教文化经过慧远与朝廷、士大夫的努力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盛唐孟浩然、王昌龄的作品不仅描绘了庐山的景色,还涉及到了庐山的佛教文化。庐山的道教文化同样渊源颇深,既出现了陆修静、李腾空等著名道士,又有太平宫、木瓜洞等知名道观,李白的庐山诗在表现庐山的道教文化方面最为突出,其诗意境缥缈清虚,并透露出了诗人羽化登仙的愿望。巫风与湘妃神话以及由湘妃衍生而出的斑竹传说是楚文化的鬼神崇拜在洞庭地区的表现,洞庭山水诗的神秘、仙灵气息,以及诗中弥漫的哀愁当受到了这一影响。江左的山水文化传统由谢灵运、鲍照等人奠定发展,吴越山水因他们的歌咏而誉满天下,盛唐綦毋潜、贺知章等诗人继承了江左的山水文化传统并将之发扬光大,吴越山水之清丽明秀在其笔下得到了进一步的展现。宣州山水的清幽哀愁基调来自于谢朓,但他在宣州也有游山乐水的时候,盛唐李白、谈戭的诗歌受到了清幽一面的影响,张旭的作品表现了怡情山水的一面。
  第四章剖析盛唐江南山水诗的空间建构方式。盛唐江南山水诗具有丰富多样的地理空间,而且空间结构不拘一格。时空组合方面,庐山、洞庭湖、吴越山水、宣州山水与春夏秋冬及晨昏昼夜呈现出了不同的组合方式。空间转换上表现为四种方式,即随视线转移,随行踪迁移,随情思延伸,组合转换。
  结语部分对文章进行了总结。盛唐江南山水诗有着鲜明的地域色彩,这在诗歌的山水描写、思想意趣表现以及文本地理空间建构上均有体现。本文通过对盛唐江南山水诗的文学地理学观照,力图呈现这些作品的地理性与空间性特征,希望能以此拓展盛唐山水诗的研究视野,为唐诗地理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其他文献
本文以现代汉语“海”族词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采用新的研究视角来考察“海”族词的语义建构过程,即以认知语言学中的转喻、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为支撑点进行探究。采用建立小型语料库的研究方法对其进行考察。本研究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引言,该部分将阐述选题缘由及意义、前人研究及成果、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本文语料界定及来源。第二部分:阐述“海”族词的结构类型,将“海”族词分为“海”族复合词和“
学位
吴方言作为我国第二大汉语方言,对其调查研究从20世纪20年代便已开始。苏南吴语研究成果丰硕,主要集中在苏州等代表城市。金坛处在吴语区与江淮官话区交汇的地方,记录描写金坛境内吴方言意义重大。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金坛吴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系统进行描写与研究。  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了金坛的地理人口状况、历史沿革、语言概况,综述了江苏境内吴方言的研究现状,简要介绍了课题的研究目的意
学位
本文旨在研究桓温及其幕下文士的生平思想,考证文人间的交游活动,具体分析其文学作品,从整体角度总结概括桓温幕府文学的创作特点。  第一章,围绕桓温展开论述。本章将分别从桓温的生平及思想两个方面进行解读,试图全面展现桓温的形象。桓温祖上为龙亢桓氏,为世家望族,后因参预朝事跌为刑家,其父桓彝以身殉国,桓温子袭父爵,声名渐显。桓温一生锐意进取,凭借赫赫战功位极人臣,但也因朝廷的猜疑逐渐走上与之对抗的道路,
学位
白居易的科举文章以其详尽、深刻的思想内容,以及具有开创性的、突出的艺术成就受到唐人乃至后人的追捧。白居易早年在科举文章中花费的心血并不少于诗歌,《策林》更是他的悉心之作。近年来对白居易《策林》的关注多在其思想内容方面,而关于《策林》的章法结构、说理技巧等方面仍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策林》是白居易专为参加制举拟作的试策。试策作为一种考试文体,内容往往与“政化得失”相关,采用问答结合的形式
学位
叙事是和人类的历史同时开始的,然而对叙事的系统研究在20世纪才真正展开。传统小说理论重视道德教化,小说往往充当宗教、神学的婢女,直到现代小说理论的奠基者福楼拜和詹姆斯将小说视为一种自足的艺术有机体,把注意力转向了小说技巧,尤其是叙述视点的运用,一种过于倚赖意识形态功能的理论风气才开始得到改变。近一个世纪以来,视角一直是小说叙事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虽然这些研究颇多新见,但在操作中又使人深感其局限性很
学位
颂文为古代重要的文体之一,三国颂文上承汉朝,下启两晋,在颂文发展史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第一章为颂文的概念与分类依据,分为两节。研究文体,必先溯其根源,第一节首先定义“颂”字为赞美、歌颂,然后对颂文起源于古代祭祀仪式作简要的概述。第二节梳理了古人与今人对于颂文的分类依据,在此基础上,根据写作对象的不同,将三国颂文分为四大类:颂神仙类、颂人类、颂事类和颂物类。  第二章为颂文的类别与特征,分为五节
学位
清初,遗民在清廷的打击下笔耕不缀,以文字记录下国家和文化异变的时代,诠释了对山河破碎的遗民心境。明遗民这个群体在明清文学史上有特殊的意义,成为了当今学术界的热点研究话题。而李长祥作为一名文人武将式的遗民,对他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本文从李长祥的文人武将身份出发,揭示李长祥的遗民旨趣和文学风格,凸显他在明末清初社会大背景下追求忠义和根邸六经的心态,以期更接近李长祥真实的历史世界。  绪论部分阐
学位
唐诗瑰丽多彩这一事实本身就昭示其成因的极度复杂性。从凉州角度关照唐诗,实质是考察半异质文化对唐诗的影响。凉州文化的异质性,首先是其基本属于游牧区,和中原等唐诗主产区的农耕文化有别;其次,凉州作为西北边州,直接与西域接壤,荒凉辽远,既是边塞接敌的战场,也是罪臣流放之所。唐人或亲临其地、目之所及,或望风怀想、即心之所系,给诗境抹上独特色彩。凉州文化的“半异质”属性,究其原因,是唐代凉州大体处于朝廷的有
学位
当前文艺理论批评发展面临建构中国文论批评体系的问题,存在着中国文论“西化”、自创批评理论不足的窘境。即使学界已有一定的反思与自省以及“破”与“立”的努力,但依然存在着理论创新及应用的问题。批评家们使用着西方文论的话语、范畴、方法对当下中国的文艺作品进行阐释与批评,“强制阐释”及“场外征用”等不恰当的批评现象盛行。进入新时代以后,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切合中国当下实际的文论体系是文艺界目前最为紧迫的任
弹幕是人们看视频时最常见的一种评论方式,弹幕语言是发表弹幕时使用的语言,这些语言都是为了传达一定的信息,所使用的语言有其特殊的特点。关于视频弹幕和弹幕语言的研究已经引起了研究人员的重视。基于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视频,弹幕语言的特点可以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在这个特殊的期间,观察由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发生人们的心理变化和新的信息的接收和使用状况,并且能分析语言上的差异。从这种视频弹幕语言的形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