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WEB共享及远程等效PUP的设计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EAGLE12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通过气象广域网和互联网共享的共享方法及其实现,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远程显示和调用。 第一部分介绍了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产品结构及资料共享概述,从雷达资料处理过程出发,探讨了资料共享源的问题; 第二部分介绍了一般具有雷达站的地市级网络体系结构及局域网雷达资料共享,通过对网络体系结构的具体分析,并结合不同用户群的资料共享需求,提出了不同的资料共享方式; 第三部分介绍了雷达资料的Web共享,并具体阐述了实现细节及实现中的关键技术; 第四部分介绍了通过Internet实现等效多普勒天气雷达站的具体实现方案和一些编程技术。
其他文献
本文对吉林省2007年5月15日高空槽天气过程和5月28日冷涡天气过程影响下形成的层状云降水个例进行了分析。利用PMS粒子测量系统和机载温湿仪等仪器取得的两次不同天气过程下
利用建立好的Models3-CMAQ模型,对中国地区大气化学成分进行了数值模拟,分别对Streets2001年东亚地区0.1°×0.1°排放源和INTEX-B2006年0.5°×0.5°排放源进行了验证和评估。
目前对风暴尺度系统初始误差增长及传播特征的认识比较缺乏,而这又是建立风暴尺度集合预报的基础。针对风暴尺度系统的特性,研究合适的误差引入方法以及它们的增长、传播和演变
数学是一门实用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初中阶段的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重新认识新的教学模式,结合教材中的实际内容,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手段,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整个课堂的教学实践中来,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独特功效,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的习惯和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下面,笔者来谈谈多媒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课相结合,给数学教
为了研究造成2006年夏季川渝区域高温干旱的物理机制,本文利用局地经向环流模式对2006年6-8月川渝地区(102°E-112°E)纬向平均的经向环流进行数值模拟,定量诊断出各动力、热力
本文运用欧洲中心ECMWF月平均再分析资料,分析了北半球平流层极涡的主要时空分布特征和振荡周期,研究了ENSO信号与平流层极涡活动异常的关系,探讨了大气对热带海温异常的热力适
利用近五十年来NCEP/NCAR再分析资料、HADISST海温资料以及中国160站降水资料,采用EOF分析方法提取了南太平洋SST异常变化的两个主要模态,论文还分析了华北地区降水异常的特征
本文从多尺度影响系统、热力及动力物理量诊断分析以及中尺度数值模拟对2006年4月11~12日发生在河南省的一次强寒潮天气过程的形成背景和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探讨其强降温、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