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杂和缺陷碳基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锂硫电池性能研究

来源 :武汉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ubaol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锂硫电池(LSBs)具有高理论比容量(1675 mAh·g-1)和比能量(2600 Wh·kg-1),在诸多新型二次电池体系中脱颖而出。对于LSBs而言,正极硫的低利用率以及充放电中间产物(多硫化锂,LiPSs)的穿梭效应是限制其实际应用的关键因素。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人员通过对正极材料进行结构及化学组成设计、在隔膜表面构筑功能化改性层等方式,提高LSBs循环过程中含硫物种的利用率,实现LSBs的长期稳定循环。掺杂及缺陷设计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纳米材料表面性质及电子结构改性方法,被认为是解决当前LSBs存在问题的有效策略之一。基于此,本论文通过优化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组分,首先采用静电纺丝和原位聚合法制备了聚苯乙烯/二茂铁@铁/聚多巴胺络合物的核壳复合纤维,并在H2/Ar气氛下热处理制得氮掺杂中空碳纤维负载氮化亚铁材料(Fe2N1-x-NCT),研究了其对LSBs中含硫物种利用率的影响;随后,采用水热法,以葡萄糖酸钙为碳源、硫脲为掺杂剂、十二烷基硫酸钠为表面活性剂制得绣球状碳微球,并在Ar气氛下进行碳化处理得到氮硫(N/S)共掺杂绣球状多孔碳材料(NSHC),研究了其对LSBs中LiPSs反应动力学的影响;最后,采用钾辅助剥离法对体相氮化碳(g-C3N4,CN)进行纳米化改性得到缺陷氮化碳(sCN),并将其浸渍吸附在亲水性聚多巴胺(PDA)改性的商业聚丙烯隔膜(PP)的表面,制备了 sCN/聚多巴胺改性隔膜(sCNPP)并直接用于LSBs,研究了其对LiPSs穿梭效应的影响。通过实验表征、电化学测试和理论计算,阐明了上述三种材料应用于LSBs时,掺杂或缺陷活性位点对多硫化锂反应动力学的调控机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所制备的Fe2N1-x-NCT材料具有中空结构,内部含有聚苯乙烯原位催化裂解形成的碳纳米管网络,可提供长程导电通道和提高硫的利用率;表面分布着的铁/聚多巴胺络合物经热处理分解形成的Fe2N1-x,可作为LiPSs的吸附及催化活性位点。对称电池测试表明Fe2N1-x-NCT可促进Li2S6在高扫速(9mV·s-1)下和低过电位(-0.02 V/0.02 V和-0.48 V/0.48 V)下进行快速的转化反应。此外,Fe2N1-xNCT/S正极能够在5.1 mg·cm-2的高硫载量下稳定工作,在1C倍率下LSB的放电比容量为808 mAh·g-1,循环250圈后仍可保持较高的比容量(691 mAh·g-1)。(2)所制备的NSHC材料具有特殊的绣球状孔结构,其表面由分布着大量介孔的碳纳米片组成,可提高含硫电极的致密度及体积能量密度;同时,N/S共掺杂引入的活性位点不仅能有效抑制LiPSs的穿梭,还能加速Li2S的沉积与溶解,显著提升LSB的比容量和稳定性。通过恒电位放电测试发现,LiPSs在NSHC电极表面表现出快速的成核现象(350s),明显优于HC(绣球状多孔纯碳材料)电极(2500 s)和NHC(氮掺杂绣球状多孔碳材料)电极(1200s),表明N/S共掺杂能显著提高Li2S的反应动力学。此外,NSHC/S正极能在6.72mg·cm-2的高硫载量下稳定工作,在0.1C的倍率下LSB的放电比容量为699mAh·g-1,循环100圈后仍可保持较高比容量(606mAh·g-1)。(3)所制备的sCNPP隔膜具有极低的功能组分面载量(0.17mg·cm-2),在不显著增加体系非活性组分的前提下可有效抑制LiPSs穿梭效应并表现出优异的电解液润湿性和热稳定性。同时,以商业碳纳米管/硫为正极,sCNPP为隔膜组装的LSB能够在高达5 C的充放电倍率下稳定工作(硫载量:2mg·cm-2),表现出637mAh·g-1的放电比容量,循环500圈后仍可保持较高的比容量(476mAh·g-1)。此外,得益于sCNPP表面LiPSs的快速反应动力学以及Li2S的均匀沉积,其组装的LSB的充放电平台电势差(0.3 V)低于CN改性薄膜组装电池(0.5 V)的值。密度泛函理论计算表明,相比CN,LiPSs在sCN的氰基、氮空位附近均表现出更强的吸附能和更低的反应能垒,从而使sCN具有高效的LiPSs催化转化活性。
其他文献
白血病是一种血液系统恶性疾病。研究发现,葛根、三叶青、红芪、黄芪等中药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均能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而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含量丰富,但人们对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研究较少,因此提取和分离木薯叶中能有效抑制白血病细胞的活性物质并探究其在白血病中的发病机制成为目前新的研究热点。该文主要对木薯叶中黄酮类化合物抗白血病机制进行探讨。
期刊
木薯用途极为广泛,但木薯易感染病毒性疾病。若能及时发现并准确识别出患病植株与病害类型,则可以使木薯产量得到提升。通常,木薯种植户可以寻求农业专家的帮助,对木薯叶进行目视检查和诊断,但此种方法具有低效能、高成本等缺点。随着深度学习在图像分类领域的快速发展,使得采用卷积神经网络对木薯叶进行检测、快速识别出病害类型变得可能。若能设计开发一款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木薯叶病害检测系统,那么木薯种植户在家就可
学位
目的:观察家庭推拿对婴儿湿疹及母亲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为婴儿湿疹提供简单有效的家庭保健方法。方法:于南京市顶山街道招募0~12月龄的健康婴儿31例,湿疹婴儿66例。健康婴儿纳入健康对照组(简称对照组),湿疹婴儿随机分成湿疹对照组(简称湿疹组)33例、湿疹家庭推拿组(简称推拿组)33例。最终完成研究并纳入统计分析包括对照组31例、湿疹组31例和推拿组3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婴儿护理指导,无其他特殊干预
学位
目的:一、探究电针次髎与电针耳甲在调节胃内压和心率变异性的效应方向上是否一致。二、探究电针“耳甲+次髎”与单独电针次髎或耳甲相比,是否具有协同增效作用。方法:一、电针各穴影响大鼠胃内压和心率变异性的一致性实验研究24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被随机分为耳甲组、次髎组和“耳甲+次髎”组,每组8只。将自制球囊从十二指肠近幽门处切口置入胃窦区,向球囊内注入约0.1mL水
学位
利用Codon W等软件,对木薯叶绿体基因组55条蛋白编码序列的密码子进行了分析。发现木薯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GC分布不均匀,平均含量为37.81%,其中GC1、GC2、GC3的含量分别为46.64%、39.19%和27.58%;GC3s的平均含量为24.46%,表明木薯叶绿体密码子中A或T的使用频率高于G和C。有效密码子数(ENC)的平均值为47.57,说明木薯叶绿体基因组密码子的偏好性较弱。中
期刊
目的急性下肢动脉缺血(acute lower limb ischemia,ALI)是目前发病率较高的一种急重症,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可能造成下肢的缺血性坏死,导致截肢,甚至对患者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目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有外科开放切开取栓术、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导管导向溶栓等。本研究通过分析46例在本院确诊为急性下肢动脉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初步观察Rotarex经皮机械血栓清除术(perc
学位
[目的]本实验性研究主要探讨中药单体羟基红花黄色素A(Hydroxy safflower yellow A,HSYA)预处理在心肌缺血损伤中的保护作用,并探索Nrf2/Keap1/NF-κB信号通路在此干预过程中的调控机制,为中药红花防治缺血心脏病的临床治疗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1.80只SPF级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心肌缺血模型组(MI)、羟基红花黄色素A低
学位
目的:观察再灌注期不同时间循环机械按压“内关”穴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yocardial ischemia reperfusion injury,MIRI)保护效应差异,并了解该影响与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0只体重约260~280g的SPF级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组)、模型组(M组)、再灌注即刻(0min)按压组(T组)、再灌注30m
学位
目前小型电加热供热场合中,温控仪表因价格低廉而被广泛使用,但其电加热功能简单、粗放、不节能。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具有编程强、控制灵活的特点,在增加必要的检测仪表后,通过PLC编程定制各种用水模式,谷电时段加热水温至高位,结合热水应用场合白天用水量小的特点,让水温持续降低至低位后再开启加热,但又不加热至最高位。根据热水系统温度和流量仪表检测数据,PLC自动计算出较节能的中间水温,以实现节能、省电
期刊
[目的]建立不同浓度辣椒素(capsaicin,CAP)干预前列腺癌细胞株PC-3体外模型,研究辣椒素对前列腺癌细胞活性、增殖、凋亡以及EMT进程的影响;建立体内裸鼠移植瘤模型以辣椒素灌胃处理探讨辣椒素对前列腺癌裸鼠移植瘤瘤体生长速度、瘤体组织中的细胞增殖和凋亡情况及EMT进程的影响。进一步,研究Wnt/β-caetnin信号通路在辣椒素对前列腺癌的干预过程中是否有介导作用。本研究主要探讨辣椒素对
学位